雨天之中,道路泥濘,行走起來十分艱難。
對此,北涼城的十萬百姓並無怨言,扶老攜幼努力前行,所有人都知道停下腳步可能就意味著失去性命。
十萬人遷徙的動靜太大,金軍得知後不可能不追擊,隻求金軍發現北涼城已人去城空的時間不要太快,不然對於十萬北涼百姓而言注定是滅頂之災。
不過所幸在北涼城一戰裏,漢軍繳獲了大量的金軍戰馬,這些戰馬此時都成了馱馬,減輕了北涼城百姓的負擔,從而也有效加快的行軍速度。
百姓口糧方麵也不是問題,北涼城內糧草充足,又繳獲了金軍輜重,軒轅宸在放棄城池時,下令打開官倉把糧食全部分發給百姓,因此半個月之內不用擔心百姓們無糧可食,而這也增添了北涼城百姓舉家難逃的決心。
隻是軒轅宸想救全城百姓的性命,有人卻是心存僥幸,寧願把命運交到金軍手中。
大概四千故土難舍的百姓不願離開北涼城。
這是多麼淳樸,也是多麼可悲。
金軍在北涼城之戰中損失如此慘重,必然會泄憤殺人,那四千百姓在做出留下的決定時,就注定了他們淒慘的結局。
軒轅宸對此隻有一聲歎息,該做的都做了,終究還是救不了所有的人。
還有半日時間就到黑水了,過了那條大河就進入到彭城地域,彭城也是軒轅宸和十萬百姓南逃的最終目的地。
大漢西山道最大的三座城池分別是北涼,彭城,和天水,而北涼城被放棄後,彭城和天水就成了北涼百姓最值得依附的去處。
軒轅宸之所以選擇了彭城而不是天水,是因為黑水這條大河,它可以作為天險阻擋金軍的追擊。
隻是過了黑水,是否真的要在彭城停下腳步,軒轅宸在聽到冷君傲的提醒後,心中卻是有所動搖。
北涼城遭受金軍攻擊,彭城和天水都是一兵未發,不為所動,好似渾然未知一般,由此不得不讓人懷疑他們的立場。
那麼當十萬北涼百姓來到彭城時,又會遭遇何種待遇呢?
軒轅宸不知,他這個曾經的傀儡王爺對於彭城絲毫沒有任何的影響力。
可眼下,即使前途未卜,也不得不向彭城進發。
無奈的選擇,隻是唯一的選擇。
雨變小了,風也緩了,前方突然傳來一陣歡呼,隱約聽到“黑水橋,黑水橋”的呼喊聲,半日的時間飛逝而過,黑水就在眼前。
軒轅宸走出車廂,清新的空氣樸麵而來,帶著一股嫩草發芽的新鮮氣息,軒轅宸長長出了口氣,隻見百姓們都向前搶去,便也信步走去。
夕陽西下,大河如帶。
雨後黃昏,草木凝露。軒轅宸走到岸邊,落日的餘暉正照在河上,河水粼粼生光,上麵有如鋪了層淡金。
整整一日的疾行,無論是十萬百姓,還是漢軍將士們,都已是疲憊萬分,而十萬多人不可能一下子全都通過黑水,軒轅宸思慮片刻下令道:“沿河岸尋找渡船,老弱婦孺先從浮橋過河,其餘人原地休息。”
黑水上的浮橋隻有三座,隻有夠五人並排而行的寬度,如果沒有渡船的話,十萬人想要通過至少需要三個時辰。
關鍵的三個時辰,也是致命的三個時辰。
軒轅宸從來不指望金軍會放棄追擊,滯留在黑水河岸一刻就多一刻的危險,一旦有金軍出沒,那就意味著惡戰發生。
二千北涼殘兵,外加從北山逃出的五百漢騎,這是軒轅宸手中僅有的兵力。
隻要金軍追擊至此,這二千五百人將承擔阻擊金軍的重任,至於結局如何,軒轅宸不願去想,他隻能去做,卻沒有裁定結果的權利。
有時候,有些事情,明知不可為也要去做,而作為軍人,必需擋在百姓的前麵,如果一定會戰死,軍人也要死在百姓之前。
這是責任,同樣是種光榮!
軒轅宸的指令傳出,一隊漢軍開始沿岸搜索渡船,沒有輪到渡河的百姓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拿出包袱裏的幹糧,兌著涼水吃了起來。
也許是北涼城一戰漢軍取得大勝的緣故,百姓們並沒有多少慌亂,人群裏不時傳出歡聲笑語,前方過河的百姓也是井然有序。
一切看上去十分順利,可軒轅宸的眼中並無半點輕鬆之色,突然他眼角一跳,隻見有人從遠處策馬過來,下馬後高聲說道:“王爺,北麵發現金軍斥候!”
該來的還是來了,好似暴風雨前的寧靜,隻是讓人產生懈怠的虛幻。
軒轅宸深吸一口氣,過了半晌才緩緩道:“左校尉,派人再探,如果發現金軍大股隊伍,立刻回稟本王。”左校尉名叫左奎,是從北山突圍而出的五百騎之一。
左奎是五百騎兵中本事僅次於冷君傲的人物,他若不是性格有些粗魯,不善於人際溝通,僅憑軍功早就可以升至折衝都尉,而非一個區區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