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鬥牛(一)(1 / 3)

結果並沒有讓人失望,如同我之前的預測,陳寧用短信通知我通過了第一輪的測試,成功進入了第二輪的選拔,為此我還小小的得意了一番。

第二輪選拔我們來到了室外籃球場,這和我們第二輪選拔的方法有關。可以說我是否能夠加入校隊,登上我夢寐以求的cuba賽場這輪的測試對我而言至關重要。

“恭喜你們通過第一輪的篩選,進入第二輪的選拔。能夠通過第一輪來到這裏說明你們都很優秀。但是僅僅是優秀是不夠的。要知道校隊一共隻有15個名額,現在我們隻需要4個新的球員,所以想要加入校隊,你就得給我證明你是最優秀的那四個人之一。廢話我也不多說了,這一輪的選拔方式很簡單,那就是鬥牛。”陳寧一番講話讓我有些熱血澎湃的感覺,是的僅僅是優秀是不夠的,即便入選了校隊,籃球場上能夠同時在場的也隻有五名球員,想要上場也需要用實力說話。但當下不是考慮這個的時候,要先過了這輪考核才行。

“我們互相分組鬥牛麼?但是我們場上的位置不一樣啊。”我開口問,的確如果通過分組然後我們鬥牛決出4人,那麼未免有些不公平了,要知道不同位置的身材差異,技術特點都各有不同。

“不是,你們的對手是你們的前輩。你想打什麼位置,就和同位置的學長鬥牛。”

“學長們都經過至少一年的訓練了,這樣我們贏得幾率就不是很高。”有一個身穿23號球衣的同學發問,23號、24號、3號、1號,這是幾個球場最常見的號碼了。

“輸贏不是決定通過與否的唯一因素,我們會有人在一旁考察,如果你有足夠的技巧和潛力,也能進入最後一輪的選拔。”作為隊長,陳寧的話給人以信服力,這樣該就是一個領袖應該有的氣質。

“下一輪的選拔是什麼?”我仿佛已經看到自己進入下一輪的選拔,所以對於接下來的選拔充滿了好奇。

“最後一輪將是全場5對5的實戰考察,我們的最終目的是選拔那些真正能在賽場上閃光的人。要知道全場的比賽和半場比賽,鬥牛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的確,全場比賽與半場比賽鬥牛都有不同。全場比賽對於體能的要求更高,對於一個球員在場上的大局觀也有相當的要求。

根據我的身高,我需要和球隊原有的一號位對決。因為2米以上身高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控球控衛的競爭是最激烈的,即便是大學的學長離開,現在校隊中仍有三名控球後衛。那麼我現在的目標就是把他們都打敗!

13號

13號,那是我第一個對手。我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作為前輩,他很謙讓的讓我先行進攻,本來第一次進攻的球權應該由罰球線投籃決定,由勝者發球。

我在三分線弧頂持球,雙腿下弓,左右手將球放在右腰,這是一個標準dw3(德文·韋德)的護球動作,也是我的籃球啟蒙老師劉江交給我的第一個動作。

“學長,那我就不客氣了!”

“我不會留手的,放心。”13號雙膝彎曲,壓低重心,兩隻手在我麵前攤開,他與我身高差上不多,可能要稍微高一些,大概有一米八一的身高。在校隊成員中他的身材屬於比較瘦弱的那種,這樣的人能夠留在校隊,靠的一定是技術和出色的籃球智商。

鬥牛正式開始了,誰先得到3分(這裏的3分指的是三次進球),誰就獲勝。

第一球。

我以左腳為軸心腳,右腳左右前後的試探,但是13號很有經驗,他甚至沒有挪動一下腳步,因為他知道這隻是一種慣用的徐晃動作而已。幾次試探無果後我放棄了,這一招明顯不起作用。在我的腦海中想起了當時我與師父劉江第一次對位的場景。然後我突然的動了。我右手向右前方推出了籃球,運了一步,13號的反應很快,馬上側滑過來,擋在了我的行進路線。一如當年我師父的對策,我右手回勾,做了一次胯下運球,球來到了我的左手。13號馬上貼身上來,我左手微揚,右手作勢要持球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