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追憶03亞錦賽(1 / 2)

吳雙回國陪伴父母後,楊龍更是將全身心投入到即將到來的nba處子賽季。

木桶定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個球員的上限固然重要,但是下限也舉足輕重,楊龍深知這一點。在休賽期中除了鍛煉力量之外,楊龍最主要的訓練目標就是鍛煉自己對抗中投籃的能力。這樣的訓練一個人無法完成,為了請到一個專業的訓練師,楊龍還是向父母尋求了幫助,自己的第一個賽季薪水還未曾發放,即便他不情願,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投籃時,訓練師手持一棉套不斷的對楊龍進行幹擾,首先是那高高舉起的棉套時不時要碰到自己的手腕,要是放到籃球場上,這樣的幹擾程度可以說是有犯規的嫌疑,但是這就是訓練,要模擬最糟糕的場景。其次是會嚴重影響自己的投籃視野。起初楊龍極為不適應,幹擾下出手一直都不是他的強項,打鐵聲連連,恨不得將那籃筐打熱。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楊龍逐漸找到了感覺,他發現在極為強烈的幹擾下,有時不能多求調整,這種情況下需要更多的相信自己的投籃記憶,神經記憶和肌肉記憶。從一開始命中十之二三,到最後楊龍能命中十有六七,這樣的進步是相當明顯的。要達到在這種強度的幹擾下依舊能穩如泰山,命中十之八九,楊龍自認為沒有那個本事,不過他也相信有這種本事的人也不會太多,如若不然,這樣的人豈不是視防守為無物了?

作為一名控球後衛,能牢牢把球控製在自己的手中也是一件必須掌握的本領,沒有對抗的情況下不丟球是基本,在強烈的對抗下,在筋疲力竭的情況下,乃至在雙人夾擊下依舊能把皮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是一個優秀控衛應該掌握的本領。楊龍的訓練中也包括這一項,訓練師會在楊龍控球之時不斷的壓迫,楊龍需要花費相當多的精力在抵禦壓迫上,由於要分心,所以起初的訓練中丟球便是在所難免的了。人畢竟是有超強適應能力的生物,所以一旦楊龍開始逐漸適應一心二用,在對抗中控球也不算是不可能做好的事情了。對抗中控球的訓練初有成效之後,楊龍又被訓練師要求在筋疲力竭時繼續訓練,這樣的訓練不好受,但是比賽的最後時候,一名球員可能不得不麵臨這樣的處境。

突破,可以說也是一名優秀外線球員必備的技能。相對於投籃而言,突破之中要麵臨的身體接觸和防守壓迫的可能性要更高。如果要提高整體的命中率,那麼就必須要在這樣的防守幹擾下將皮球送進籃筐。可以說訓練師是毫不客氣,肩上套著棉墊便使勁的往楊龍身上招呼,楊龍不勝其煩,但還是努力的保持著自己的身體平衡,期待在對抗中養成幹擾下出手的投籃感覺。

力量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可能說比較聰明的球員能有效的減少身體接觸,但是鍛煉力量的真正目的在於在不得不舍身肉搏的時候獲得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