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征。”趙寒煙幹脆道。
小廝一喜,趕緊把門推到最大,熱情地邀請她們進門,又要幫忙拿東西。趙寒煙和秀珠也不客氣,真把東西都給他了。小廝愣了愣,隻好默默扛著東西帶她們先到了廚房。
“這就是廚房。”小廝笑嘻嘻地把東西放下,鬆了口氣,對他們二人道。
趙寒煙看了眼秀珠。
秀珠立刻明白,從錢袋裏拿了一串錢給小廝。
小廝再再次愣了,“這是做什麼?”
“不能讓你白扛東西,拿著,回頭吃茶用。”秀珠笑著把錢遞過去。
小廝沒想到會得到賞錢,開心不已,連連謝過,倒有些愧疚剛剛自己接行李時腹誹人家了。
“要不了這麼多,拿兩文就是,都挺不容易的,大家以後互相幫忙。”小廝把剩下的大部分還給秀珠,“東西先暫且放這,我帶你們去見師爺。”
小廝說罷就在前領路。
秀珠收回了錢,就有些驚喜地湊到趙寒煙身邊,小聲道:“這開封府的人還都挺實在的。”
“也不看主人是誰,上正下自然正。”
主仆二人隨後跟著小廝至公孫策房間。公孫策聽說終於招到廚子了,高興不已,立刻見了趙寒煙和秀珠。初見麵,免不得要彼此互相打量一番。公孫策觀趙寒煙,膚白,眼神純淨,笑起來一雙眼彎成了月牙兒,小小的鼻子微微上翹,一對劍眉當真英氣十足,是個清俊討喜的少年,而且瞧著人不會壞。至於他身後的婢女,公孫策剛剛已經聽小廝說過了,當然他也一眼就看出來是名女子。
趙寒煙打量公孫策,更多得是在‘對號入座’,畢竟眼前的這位可是她見到的第一位的開封府名人。年紀三十多歲,清秀儒雅,有些仙風道骨,笑起來十分和藹,一瞧就知是好相處的人。公孫策說起話來特別斯文,慢慢的語調不僅能讓人能聽進耳,還會給人以平靜感。
兩廂見過之後,對彼此的印象都很好。
公孫策請趙寒煙落座後,撚著胡子點點頭,順便笑眯眯地問趙寒煙姓名、年齡、家住哪裏等問題。
“我叫趙寒,和我徒弟都是京城人士,祖上曾是書香出身,但家父這一輩就沒落了,父親靠開個酒館謀生,盼著我讀書有出息,後來父母相繼故去了,日子難以為繼,我隻能放棄讀書,先謀生。遂來應召做廚子,討口飯吃。”趙寒煙盡量把自己的身份說得沒破綻,“當然來這裏除了做飯,還有些別的小心思,開封府遠近聞名,包大人的盛名更是早有耳聞。最重要這裏是官家地方,有書香,我想著做飯之餘,或許還能有機會讀書。”
公孫策聽完這些解釋後,略作點頭,難怪這次來的廚子不忌諱廚房死人的事,原來是個內心清明一心求學之人。公孫策很滿意的點點頭,“趙寒小兄弟很是不俗啊,便留在這裏,要書或筆墨盡管來我這裏借便是。”
“多謝先生。”趙寒煙對公孫策行禮謝過。
公孫策仔細觀察了這名叫趙寒的後生的談吐舉止,又一次點點頭,落落大方,不卑不亢,雖然家道中落,但大家規矩教養出來孩子還是不俗,特別是他眼前見到這位尤其很不俗。
“那你這婢女?”公孫策問。
趙寒煙尷尬地笑了下,“不瞞先生,母親去世後,她其實是我父親買來伺候我的,算半個妹妹了。”
公孫策點點頭,本要親自去一趟廚房安排,這時候見趙虎來了,就打發趙虎去。
“那處廚房已有近一月沒用過了,需得打掃,你多找些人幫忙。”公孫策囑咐道。
趙虎從剛剛一進門就注意到屋裏多了兩個麵生的人,其中一名的長相還特別合他眼緣。俊得不招人嫉妒且靈氣十足,令人自然而然對其心生好感。
趙虎趕緊應下活兒,就帶著趙寒煙主仆去了廚房,路上不忘熱情地介紹自己,還有展昭、王朝、馬漢和張龍等人。
趙寒煙都一一認真聽著。
到了地方後,趙虎就把廚房的人都喚來,對趙寒煙繼續介紹廚房裏其它的四個人:砍柴的李三,燒火的來旺,負責洗菜買辦等雜活的春來、春去兄弟。
春來,春去,這二人該就是趙禎所言暗中保護自己的人。趙寒煙特意打量他們二人一眼,一身布衣,正憨笑著對自己打招呼,看著還真像是廚房幫忙的仆人,半點沒有侍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