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琉璃(1 / 2)

春日多雨。

淅淅瀝瀝地春雨從天而降,雨絲裏裹著些許地氣回歸的暖濕潮潤。

太監開道,禁軍護衛,一頂黃羅傘蓋的鑾轎停在了大理寺的詔獄跟前。

宮女們掀起轎簾,嬤嬤們上前搭手。

從轎子裏探出一隻纖纖素手,看著竟像是如玉雕成,毫無瑕疵,細膩光滑,柔若無骨似的。

隻看這隻手,便知道轎子裏出來的定然是個絕色佳人。

這位絕色佳人,偏偏就是本朝的皇太後陳琉璃。

——人人都說,陳琉璃好命。

甚至連陳太後自己也是這樣認為。

當初從翰林之女成為端王側妃的時候,沒有人會想到,正當盛年的文帝竟會突然病倒,偏偏文帝膝下還無任何子嗣。

於是,當時還隻是個閑散王爺的端王,毫無疑問地成為了皇太子。

陳琉璃也從側妃成為了太子良娣,在此期間還順順利利地生了個兒子。

當時東宮之中,太子妃雖成親兩年,卻依舊沒有一子半女,其他的幾位嬪妾,隻有林良媛跟蘇奉儀還爭點兒氣,各生了一個女兒。

這個男孩兒的出生,就像是恰到好處的東風,助力著太子順理成章的登基成了武帝。

陳琉璃也順理成章地被封為貴妃。

據說皇帝極為寵愛當時的陳貴妃跟小太子,畢竟,偌大後宮,佳麗三千,隻貴妃的肚子裏生出了這一根獨苗。

當時有傳言說,皇後想要把小太子認在自己的名下。

畢竟皇後的娘家鄭氏,乃滎陽大族,實力雄厚,朝中門生故舊眾多,按理說在這種勢力懸殊的情形下,皇後要親自撫養小太子,也是理所當然的……不僅理所當然,而且是輕而易舉。

陳琉璃的父親隻是個區區的翰林學士,族人凋零,無權無勢,而且陳翰林也早在她嫁給端王的時候就已經亡故了。

按理說在這種情形下,皇後碾壓琉璃,猶如撚死一隻螞蟻,陳琉璃沒有任何的資本跟皇後娘娘爭。

偏偏因為武帝素來寵愛琉璃,不免讓後宮許多沾不到雨露的嬪妃們們暗中眼紅,時不時地咬牙切齒痛恨。

眾人覺著陳貴妃一定是有什麼狐媚的法子,才能獨得皇帝寵幸並生了兒子……不然,為什麼武帝也曾寵幸過別人,別人卻沒陳貴妃那樣好的運氣?莫說是兒子,連個公主都生不出來。

所以在皇後想認太子在自己名下的時候,很多人眼巴巴地等看好戲,恨不得皇後快些把太子領了過去,順勢也好滅滅陳琉璃的氣焰。

然而,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傳言沸沸揚揚地在後宮裏傳了三個月,皇太子朱儆卻始終還好端端地在陳貴妃的熙慶宮裏。

後宮三千佳麗們未免大失所望。

大家暗中猜測,也許,是鄭皇後寬容慈愛,沒有動過要搶皇太子的心,他們聽說的那些不過是傳言而已?

也有人猜,是因為皇上寵愛貴妃,不舍得看貴妃失去兒子傷心。

如果是前者,倒也罷了。

如果是後者,這當然是因為陳琉璃又在皇帝麵前使了手段的緣故,那個女人看著楚楚可憐猶如盛世白蓮,其實一定是個深藏不露大有心機的人,不然為什麼連家族勢力如此雄厚的皇後娘娘都鬥不過她?

嫉妒,痛恨,蛾眉謠諑,眾說紛紜之下,陳琉璃幾乎成了眾人口中手眼通天的妖姬娘娘。

可隻有陳琉璃自己知道,她真的、真的隻是運氣特別好罷了。

但如今,陳太後覺著,自己的好運氣,仿佛到了頭。

***

兩年前,皇後鄭氏因多病無子,主動上表辭去鳳位,在內宮的廣恩殿內閉門靜修。

武帝立刻將當時還是皇貴妃的陳琉璃冊封為正宮皇後。

琉璃不費吹灰之力,安安穩穩地做了一年多的皇後娘娘。

直到武帝在一次狩獵中突然摔下馬兒。

搶救不成,龍馭賓天後,皇後娘娘就成了皇太後。

皇太子朱儆才隻四歲,就在母後的攙扶牽引下,開始學著登基上殿。

武帝突然崩逝,琉璃傷心不已。

但是她一向對於前朝朝政等等一竅不通,起初自然忙亂慌張的不成模樣。

幸而皇帝雖然駕崩,卻留下了極為得力的輔臣——內閣首輔範垣範大人為首的眾位顧命大臣。

對於範垣,其實……琉璃並不陌生,甚至一度曾極為熟悉。

因為那是她曾經叫過“師兄”的人。

可問題也很快出現了。

自從範垣擔任了顧命大臣、輔佐小皇帝之後,異樣的聲音開始出現在琉璃的耳畔出現。

他們說:

“範垣功高欺主,常常僭越犯上,訓斥陛下。”

“範垣把持內閣,隻手遮天,大有反叛之心,太後當留意才是。”

甚至還有說:“範垣淫/亂宮闈,奸/淫宮女……”

“範垣……”

本來琉璃是不信這些話的。

但是所謂“三人成虎”,時候一長,她幾乎也分不清這些話的真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