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第 64 章(1 / 2)

第63章孔雀裘

“莊教授, 這修複古織物注意事項挺多的嗎?我還以為得到研究生階段才能上手呢。”將帶來消息的莊教授邀請的自家樓上的辦公室,雙手捧上一盞香茗, 秦雯好奇地問。

“文物保護和修複專業的人其實不多,”莊教授抿了一口茶,半眯著眼睛享受了一會兒, 才說, “一年本科畢業的也就那百十號人,大多數搞這個的還都是跟著老先生們當學徒學出來的, 這些年學手藝的人少了,念書的人多了,這有修複手藝的年青人就有點青黃不接了。”

秦雯點了點頭,專注地看著她,並不出聲接話。

“搞文物保護的, 男人比較多,現在保存下來的文物,修得比較多的還是陶瓷、青銅這類的器物, 這些東西不管是在人手裏傳著還是從地下發掘出來, 總歸是不那麼容易毀了的,就算不慎把東西給【卒瓦】了, 鋦瓷的老匠人也都知道怎麼修。但紡織品就不一樣了,”莊教授無奈道, “老時候的料子可不是化纖的, 不是麻就是絲棉的, 這東西就好好擱那兒, 有個年把二年的也得變色,就少有料子能真存過百年的,地下的那些也是一樣的。真有像素紗禪衣那樣的,連拿起來都怕粉了,更別說補了,大多也就是弄個複原圖就就是了。”

“是了,我也就是看明清兩代的龍袍還是掛著展覽的,再往前的,大多是平鋪在展台上了。”秦雯理解道。

“會紡織的呢,男的有,女的也有,弄出樣兒來的大師反倒是男的多,”莊教授將茶盅放到桌案上,“老手藝人都有點傳男不傳女的小念想,也不奇怪,但真等這需要修複的東西出來的,大家再掐把掐把家裏的小輩,正經會這手藝的還真沒幾個,別說補孔雀裘了,現在的年青人裏,連會打補丁的都沒幾個了。”

“如今除了設計師特意設計,誰還穿補過的衣服呢。”秦雯特別理解,就她上輩子,一個丫鬟,當小丫頭的時候那衣服是能省就省,能在不起眼的地方補一下就補一下,就是小女孩兒愛漂亮,補得漂亮點,那也是補丁。到真成大丫鬟了,也是衣裳不鮮亮了就送給婆子、小丫頭或者給哥哥嫂子了,根本不會穿補過的衣裳。

更別說現在,小時候看得班級作文選裏,有個同學寫了個媽媽給補衣服的情節,秦雯她媽媽晉薇看了就笑說她那個時候這種文章比較多,如今這年月,在首都的重點小學裏,再有人寫這麼一篇文章,不是家裏真有事兒了,那就是抄的,而且抄都不會抄,盡抄點老掉牙的文章。

秦雯還記得媽媽跟她說的,讓她學人家文筆和謀篇布局行,可別再寫什麼下雨送傘,媽媽/爸爸淋雨,把傘讓給孩子;什麼生病送醫院,找不到車,下雨天背著孩子走什麼的了,那是她小時候寫剩下的,連時代都不同了。

“想什麼呢,笑得這麼開心?”莊教授品著茶,感覺秦雯的表情不對,笑著打趣道,“聽我一個老婆子說話就這麼煩人,還得走神?”

“不是,隻是想到這時代變得真快,一代人一個樣兒。”秦雯將她媽媽和她關於小時候作文的討論分享給了莊教授,惹來老教授的一陣大笑,“可不是?我們那會兒吃不上飯,能吃飽就是好樣的,下頭一代溫飽能保住了,想要安安定定地過日子,到你們這會兒,不光想要安定,還想要體體麵麵的,所以修複物件的手藝也真沒人學了。”莊教授說著說著,又把話頭轉了回去,“你不是問怎麼輪到你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