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裏·克林頓(1 / 3)

希拉裏?克林頓

傳奇人物

希拉裏?克林頓

希拉裏?克林頓在美國政壇和美國社會都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支持率。這並不僅僅因為她是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夫人,更主要的是她本身所具有的政治魅力,她對美國的內政、外交政策都有獨到的見解。她在美國民眾的心目中是個極度兩極化的人物——在自己的律師領域,她做得有聲有色;丈夫問鼎白宮,她也立下了汗馬功勞;麵對克林頓一次又一次的緋聞,她保持了高風亮節和隱忍求全;麵對政敵的惡意毀謗和故意刁難,她十分的從容和機智;一會兒她是鬥誌昂揚的戰士,可一會兒她又成了《生活》雜誌上那樣溫柔恬靜的女人;一會兒她是激進的女權主義者,一會兒她又……她徹底把人們搞糊塗了,這使得希拉裏的狂熱追隨者認為,她是一位勇敢的妻子、性感的女性和充滿智慧的女強人;而在她的政敵眼中,她則變得虛偽狡詐、老於世故、善玩政治伎倆。

人物簡曆

196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韋爾斯利學院,同年進入耶魯大學法學院學習,並在這兒認識了同校的比爾?克林頓。

1975年,與克林頓結婚,並任職於私人律師行。

1993年,隨克裏頓入主白宮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2000年11月7日,代表民主黨參選紐約州參議員選舉並取得勝利,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贏得公職的在職第一夫人。

2003年6月,其回憶錄《親曆曆史》出版;8月,在新罕布什爾州的民意測驗中,領先於其他民主黨而成為總統候選人。

傳奇語錄

“明智的人決不坐下來為失敗而哀號,他們一定會樂觀地尋找辦法來加以挽救。”

“為了培育一朵花,有時候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要知道點燃蠟燭照亮他人者,是絕不會給自己帶來黑暗的。”

“當別人汙蔑你時,你總是會生氣,但老是生氣是不太好的,因為它消耗你太多的精力,應付別人攻擊的最好辦法就是盡一切努力把自己每天的事情做好,給人們一個機會讓他們了解你。同時,要努力駁斥那些攻擊你的不實之詞,這就是你所能做的一切。”

“硬漢”第一夫人

希拉裏?克林頓一直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人物。紐約政治觀察家丹?格林伯格曾評價道:“對於希拉裏人們或愛或恨,但絕沒有中間路線。”從優秀的律師到識大體的賢妻,再到滿腔抱負、精明老練的政壇女強人,作為美國前第一夫人的希拉裏?克林頓頭頂的“帽子”實在不少。甚而至於,一份男性雜誌在評選每年一度的“美國最強25人”時,將希拉裏排在了第25位(與希拉裏鄰近的第24名是專門為汽車抗撞試驗充當試驗員的魯斯提?海特,他已經經曆了704次撞車試驗了)。該雜誌給出的理由是:“你隻要看一下她的經曆和她代表的一切,以及她持有的立場,光是看看希拉裏都經曆了些什麼以及她是如何處理這些人生難題的,就足以說明她當選的原因了。當然,這是我們男性雜誌第一次將一位女性列入‘強人’之列”。

“最有前途的學生”:校園之星的成長曆程

希拉裏?戴安?羅德姆,1947年10月26日出生於芝加哥。父親休?羅德姆是個布商;母親多蘿西?羅德姆是全職的家庭主婦。在夫妻二人的耐心教育和嚴格要求下,希拉裏從小就具備了不怕挑戰、積極上進、永不滿足的精神和追求完美的事業心。幼時的希拉裏是個循規蹈矩、很聽話的孩子。4歲那年,全家搬到了帕克裏奇城。由於初來乍到,希拉裏常受到隔壁鄰居家的小孩兒蘇茜的欺負,卻總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隻是哭著跑回家偷著擦眼淚。細心的多蘿西注意到了這個現象,為了避免女兒一遇到挫折就逃避,當女兒再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時,她便擋在門口不讓希拉裏進門,告訴希拉裏,“我們家是沒有膽小鬼的。你要站在那裏麵對著她。如果蘇茜再打你,我允許你在必要的時候還手”。接受了母親的勸告之後,希拉裏回去繼續與孩子們玩耍,當蘇茜再欺負她時,她進行了必要的反擊。此後,希拉裏建立起了自信,漸漸往“假小子”的方向發展,最後竟成了“孩子王”,身旁聚集了一大幫孩子,他們樂於聽從希拉裏的指揮。相對於母親的慈愛,父親就顯然像個“鐵腕”。牙膏用完,蓋子忘了蓋回去的話,會被爸爸丟到門外,大雪天時亦會如此;姐弟3人每天得分擔家務,但不會得到報酬,理由是“我已讓你們三餐吃飽,不是嗎?”……在父母特別的教育方式下,希拉裏明白了什麼是責任,也越來越優秀。在尤金?菲爾德小學和愛默生初中學習期間,希拉裏一直是老師最得意的學生。那時的她就已顯現出了良好的組織才能,能組織男孩子們玩球賽,能組織鄰裏開“運動會”……生機勃勃的希拉裏給帕克裏奇帶來了一抹春意。希拉裏幾乎在所有她嚐試過的領域裏都是出類拔萃的,高中畢業時的她便已獲得了“最有前途的學生”的稱號——除了學習成績優異之外,她還曾獲得“女子偵察隊優秀品質獎”、“美國革命女兒社區服務獎”;她興趣廣泛,彈鋼琴、跳芭蕾、參加各種競技性的體育活動;她熱心公務,是校辯論組的最佳辯手之一,還積極參加學生會,是“國家優秀品質獎學金”的決賽參賽選手……種種跡象表明,希拉裏早在青少年時期就已經表現出了社交家的熱情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