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幕後到前台:親自角逐政治戰場
克林頓任期內,希拉裏經曆了幾次政治生涯上的重大打擊,有美國醫療製度改革的失敗,有白水門案,克林頓與萊溫斯基的緋聞案,她已經被折騰得筋疲力盡。同時,按照美國憲法的規定,總統任期至多兩屆,也即是說,希拉裏離開白宮的日子已經不遠了,這促使她開始考慮離開白宮後的生活。2000年1月5日,她搬到了紐約的新居; 2月6日,她向聯邦選舉委員會登記,正式成立競選委員會,為競選2001年紐約州聯邦參議員做準備。為丈夫打了幾十年的政治戰爭,希拉裏變得更加成熟,在克林頓搬離白宮之後,她終於踏上了追逐自己的夢想的旅程。2000年11月7日,在丈夫和女兒的陪同下,希拉裏到當地的投票站投票。最終希拉裏以54比46勝出,於2001年1月3日在華盛頓正式宣誓就職。希拉裏清醒地知道,自己雖有“第一夫人”的光環,但缺乏從政議政的實際經驗,於是她多方求教。由於謙虛勤奮、努力低調、善於與人合作,她很快得到了參議院多數議員的認同。環境和公共衛生設施委員會,衛生、教育、勞動和保障委員會(HELP)以及財政預算委員會都表示歡迎希拉裏加盟共事。希拉裏接受了他們的邀請,成為了這些委員會的成員。站穩腳跟後,希拉裏在國會山開始顯露鋒芒。在她出任參議員頭100天,就取得了6項個人提案和66項聯名提案被參議院采納的成績,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總的來說,希拉裏在參議員生涯的前兩年,她一直保持低調的作風。但兩年多之後,她幾乎同丈夫當年一樣大放光彩,由白宮成功轉戰國會山。這也使得克林頓的政治影響力得以延續。卸任後的克林頓大力扶持希拉裏事業的發展,兩夫妻的關係和以前恰好相反——以前,希拉裏是克林頓的幕後支持著;現在,支持妻子的事業則成了克林頓的生活大事。隨著2003年6月9日,希拉裏回憶錄《親曆曆史》的出版,她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並被人們普遍認為是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有力競爭者。雖然她一再表示不會參加總統競選,但人們對希拉裏可能競選總統的猜測仍將繼續下去。
如果說克林頓已經唱完了這個家族在權力之路上的第一部曲,那麼,希拉裏則是第二部曲的主角,並且屬於她的樂章正在演奏中。未來,這部權力的樂章是否會在他們的女兒切爾西那裏上演,也還很難推斷。總之,在希拉裏的政治戰場上,她是個勝利者,不管是為她的夫君克林頓,還是單純隻為自己,她都始終是站在權力巔峰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