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使約旦聞名遐邇?

約旦是一個君主立憲製國家,正式的國名是“約旦哈希姆王國”,第一任國王是侯賽因的祖父阿卜杜拉,第二任事侯賽因的父親塔拉勒,第三任便是侯賽因了。作為伊斯蘭教教祖穆罕默德的嫡係後裔,約旦也是個開放的國家,是個禮儀並不繁瑣的禮儀之邦。不過由於地處沙漠,自然資源極度匱乏,約旦的經濟始終很難發展。侯賽因看到了這一點,便致力於提升約旦的經濟和綜合國力,經過多年的努力,他成功使得約旦經濟發展速度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著實創造了“中東經濟奇跡”,使得安曼成為了阿拉伯世界最繁華和最富有活力的城市之一,許多阿拉伯和國際公司紛紛把它們的總部設在安曼,如今的安曼可謂是一派繁榮和發展啊。他還致力於阿拉伯國家的團結。他已成功化解了約旦和敘利亞之間世代相傳的矛盾,還建立了與沙特阿拉伯的良好關係——1957年1月19日,與埃及、敘利亞和沙特阿拉伯簽訂了阿拉伯團結協議便是證明。他還極力活動使敘利亞與伊拉克坐在了一起,盡管矛盾尚未得到真正的解決;更是讓埃及重返了阿拉伯世界……這一切使得美國總統尼克鬆盛讚其為“一位世界性的領袖,而不僅僅是一個小國的、地方性的君主”。在世界上,侯賽因受到普遍的尊重,不是因為他的軍隊數量,不是因為他的財力,而是因為他的氣質和個性——他的八麵玲瓏使得他完全配得上“當今世界最精明的政治領袖之一”的榮譽。

1999年2月7日,這位約旦人民心中的英雄在安曼與世長辭。這天天氣異常的陰鬱:從醫院傳來侯賽因病重的消息,醫院外便聚集了不少關心、愛戴這位國王的人。人群中打傘的並不太多,卻把侯賽因的巨幅畫像舉得高高。幾個情緒激動的年輕人在風雨中脫去上衣,狂呼著侯賽因的名字;一群看似鄉下來的老人則屈臂張開雙手,仰麵朝天,兩眼微閉,為國王默默禱告------雨越下越大,人越聚越多,呼聲越來越響------終於,醫院的高音喇叭裏傳出了人民最不願聽到的消息:國王走了。人們不約而同地齊聲悲泣。之後,懷著對這位偉大的國王的懷念,人們為他舉行了盛大的葬禮。侯賽因葬禮規格之高在90年代國際政壇實屬罕見,這是自以色列前總理拉賓1995年遇刺身亡以來,中東舉行的最大規模的葬禮。

曾經那位靦腆、優柔寡斷的年輕王子成長為了約旦國父和譽滿全球的政治家,約旦和和他一起成長壯大,漸漸引起人們的注意。如今侯賽因走了,但他永遠不會失去感動公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