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2 / 3)

歎了口氣,劉青打起精神勸她娘:“怎麼是亂花錢?分明是哥哥對長輩的孝敬,這錢可是哥哥在省府省吃儉用留下來的。”

李氏一想,也是這個理,公婆留下的五十兩,本來就是給兒子用的,現在延寧隻拿了其中二十兩,剩下的她都給兒子扯了衣裳,再不給公婆和小叔子他們準備,好像確實說不過去。

想通後,李氏便點頭,又問劉青:“就不用給你二嬸她們準備嗎?”她們見天兒說把延寧當親兒子,這些年供延寧念書,她們也是出了力的……

李氏是這麼問,劉青卻聽得出她語氣裏的不願意,劉青也知道,她娘倒不是小氣,隻是自從跟二嬸撕破臉,她娘心裏一直就膈應著,那麼個和善的人,現在每回回家,對王氏依然是不假顏色,說到底還是在為她抱不平。至於三嬸和四嬸,雖然沒大矛盾,但是妯娌之間,摩擦也少不了,她娘不甘心也正常。

劉青想了想,笑道:“娘,嬸嬸們都是明理的,給她們準備了,就不夠給兄弟們準備,我想嬸嬸們也更希望哥哥惦記著兄弟。”

“你說的也是。”李氏眉開眼笑,這下是一絲理都挑不出來了,“我明兒再拉上你金奶奶,再去挑一次。”

劉青又叮囑道:“爺奶的娘做是孝心,其他的料子還是直接帶回去,您也不知道叔父們的尺寸。”

“娘知道。”李氏拍著劉青的手,“娘也給你做一身,咱們一起穿新衣裳。”本來公婆就偏著青青,現在家裏人人都有,青青跟著再裁一身新衣裳,公婆也不會有意見。到底這錢是延寧省下的,缺誰也不能缺他親妹子的。

劉青說服了她娘做新衣裳,至於買首飾,她把嘴巴說破了皮也說服不了她娘,一來是買這些東西,錢花得差不多了,總要留個幾兩備用,再來延寧也說了,青青的錢是她一個人的,萬不能叫她一個小姑娘拿錢養家。

也許是兄妹心有靈犀,劉青沒說服到她娘,四日後回來的劉延寧,卻已經準備了給李氏和蔣氏的禮物,婆媳倆一人一根包金的釵子,雖然隻是薄薄的一層金,也把劉延寧省吃儉用剩下來的錢花的沒多少了。

到劉青這兒,便隻得了一對銀的耳墜,細如毫發的耳墜,做的是蘭花造型,看重量應該不花什麼錢,勝在做工精巧。

劉青還好,她也見過些好東西,得了耳墜便新鮮的要她娘幫她戴起來,李氏卻一時激動不已,想來金子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意義不一樣,李氏乍然看見釵子的時候,眼睛裏似乎還有淚光閃過,立刻珍重的裝起來,和新裁的衣裳放在一起,以李氏的謹慎恭順,公婆還沒有穿戴上,她是不會先穿新衣裳的。

劉延寧回家的當天,就托人給劉家送了信,因為他是下午回來的,金氏剛好有個遠房親戚回老家,離落水村並不遠,托這人送信,劉家人當天晚上就知道孫子已經從省府回來了,喜不自勝,第二日一早,劉二叔和劉延林父子便套了車進城來接人了。

劉青他們都知道,家裏人就算一大早出發,也要晌午才能入城,至少要吃過午飯才會回去,所以上午他們照舊去了江府,江遠辰是有事叮囑劉延寧,劉延寧也要邀請師傅參加謝師宴,雖然具體日子沒定,但是拜了師傅,這一宴是必須的,先親自邀請,等回家和長輩商量了日子,再托人送請帖來,才顯得比較有誠意。

劉延寧現在都能預見到,他一回家估計就忙得不可開交,恐怕也沒功夫再回來請師傅們。

江遠辰自然也知道,商量完正事,就帶劉延寧去書院了,既然是謝師宴,就不能隻請他一人,書院的先生們,尤其是山長,都對劉延寧有教導之恩,山長那裏他怎麼也要親自走一遭。

劉青過來不是要上課,而是和小夥伴道別,自從年初江曼楨跟著父親來江州,她們就朝夕相處,幾乎沒分開過,劉青這次回落水村,估計要待個十天半個半月,自然得跟小夥伴好好道別。

劉延寧那邊該見的見了,謝恩的謝了,才和劉青一起回了家,劉二叔和劉延林已經在院子裏等他們了,見他們回來,父子倆激動的站起身,沉默對視了幾眼。

劉二叔和劉延林看的自然是劉延寧,距離知道劉延寧中舉的消息,已經過去四五天了,隻是沒見到他本人,全家人都還沉浸在雲裏霧裏的不真實感當中,劉二叔現在看著越發豐神俊朗的侄子,才徹底安了心,一時激動,脫口而出道:“延寧,你娘不是給你裁了綢子做衣裳了嗎,怎麼沒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