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何意和沈鴛來時,樓安世打量著沈鴛,這姑娘單看外表還挺淑女的,“幫個忙,陪我去個地方?”
肖侃也看看沈鴛,“你怎麼又來了?”
沈鴛氣結,但裝出滿臉笑容,“因為我喜歡你家啊。”
何意直接忽略了他們的對話,“你中午吃了什麼?還是說還沒吃?”
肖侃氣呼呼地轉過臉去繼續看著他的電腦。
看自己勝利了,沈鴛的笑容愈發燦爛,“世子,你想去哪?”她瞟一眼明戈,看能不能得到什麼暗示。
樓安世說:“去那孩子的幼兒園及她家附近看看。我想帶個女伴會方便一點。”
“我是方便,但世子你方便麼?”在沈鴛看來,樓安世被人認出來的概率相當高。
明戈也說:“算了,讓別人去辦就好。”
“誰?你嗎?”
就這樣,最終樓安世沒去,但明戈去了。
而樓安世留在了肖侃那裏研究那個連環殺人案。
肖侃計算出來了那個連環殺手的殺人路線,確實是是盧蘭,終點也是盧蘭,當然,那並不是一個圈,中間他也曾回一次盧蘭——大約在7年前。
樓安世說:“我還以為你真的找到凶手了。”
“怎麼可能那麼容易!”
樓安世說:“你這準確率有多少?”
“如果這些資料沒錯的話,那我的準備率至少有98%,這是電腦算出來的,它不會錯。”
樓安世在沙發上坐下,“好吧,讓我的人腦來幫你檢查一下有沒有錯誤。我也相當討厭這種瑣碎的工作。”
“行,是我的錯,我連累了你!”
“看在你這麼有自知之明的份上……”樓安世開始看那些資料,前麵5年的150多個受害人沒問題,都是一個人殺的。但再後麵10年就有些不對了,不止一個凶手。
這係列案件的主要標誌是凶手會在殺人現場留下一個蓮花形狀。雖然所有屍體身上或旁邊都有蓮花形狀,但根據殺人手法還是可以看出其中的差異。
樓安世說:“這裏隻有三分之二的受害人是那個連環殺手殺的,剩餘的恐怕都是模仿犯幹的。”
“啊?好吧,你又覺得你準確率有多少?”
“100%。”樓安世說,“那個徐子行不可能沒看出來,他沒和你說這點?”
“沒有。”
樓安世看著肖侃計算出來的線路圖思索了一會,“肖侃,我懷疑他也把你看成是嫌疑人之一。因為你是他的懷疑對象,所以他才找你來查這些,他想看你會查出什麼來。”
“我?”肖侃指著自己,“我能殺人?就算我能,但為什麼?!”
“關鍵就是你能,而且你像個變態一樣天天躲在家裏,沒人能證明你的行蹤,你入侵了航空公司係統的事徐子行肯定也知道,你完全可以悄悄地坐在哪趟航班,去哪個地方殺個人,再悄無聲息地回來……當對了,我們去參加那個慈善拍賣那晚,也死了一個人,那個人死亡的細節你能查到嗎?”
那次,刑揚還以那個死人為借口,把明戈抓去關了一晚。
“能,我已經查過了,當時我有些好奇,就查了一下,警局的係統一向不怎樣……”
“停,你到底查到了多少?”
“他也是這個連環殺人案的受害人之一。”
樓安世歎氣,“果然,你知道麼,變態都很喜歡關注自己案子的進展,真是讓人想不懷疑你都不行。”
肖侃很委屈,“就是最近國際刑警們過來後,我才起了點興趣。”
樓安世點頭,“要我說,國際刑警懷疑明戈是很正常,但懷疑你,太高估你了。”
“……”
樓安世又說:“好奇心害死貓。慈善拍賣會那晚,你身旁一直有人嗎?”
肖侃說:“不知道,你走了之後,後來我看沒什麼事,就也回來了。”
樓安世皺眉,“那晚死的那個人有什麼特點?”
“呃,他也是個喜歡電腦的人。”肖侃自己也察覺到越來越不對了。
“他和你的聯係呢?有沒有可能你們在網上是認識的?”
“我不知道,我得查一下……但現實中我不認識他。”
“我知道。”樓安世道,“沒事,找出真正的凶手就行了。”
“但你說不止一個凶手,還有一堆模仿犯……”
“嗯,沒想到這事這麼麻煩。我們就盯著主角吧。”樓安世看著視頻牆,“先來看看殺手先生的行動線,你得重新計算了。”
“沒事,很快,我刪除那些不是他的案件就行,你報給我。”
“好。”這也是體力勞動,樓安世一份一份把歸類錯誤的檔案挑出來,報出編號讓肖侃把它們從他的程度中排除出去,總共挑出了70多份,這70多份裏有20多份相對模仿得比較拙劣,另外50來份是模仿得很好的。
在等計算結果出來的過程中,樓安世無聊地說:“你說他們自己就很擅長殺人,為什麼卻要故意模仿別人的風格?”
肖侃想了想,“示愛?”
樓安世默默地看他,“我知道你情商低,隻是沒想到低成這樣。我隨便說一個也比你靠譜。”
肖侃很不服氣,“行,那你說。”
“喜歡殺人,但不喜歡坐牢,所以冒充別人的手法。”
肖侃想了想,“雖然覺得有哪裏奇怪,但好像又還算說得過去。”
“還有可能,那個模仿犯其實是殺手,收錢殺人,越出名的殺手價錢越高,他冒充別人,借別人的名聲收高價。”
肖侃又想了想,“這個可能性很大。”
“哦?為了錢殺人比因為愛好殺人更靠譜?你並不是看重身外之物的人啊。”
肖侃抓抓頭,“好吧,你說的有道理,你覺得是哪種?”
“我怎麼知道?誰知道那些人在想什麼。好了,快幹活。”
“催我也沒用……唔,世子,你來看一下,如果你沒錯,那麼這個真凶手在7年前就停手了。”
如樓安世所說,後麵的案子都是有人在冒充他作案,隻能怪他自己太出名了,當然,這是因為警方不慎泄漏過多細節,而媒體在追逐利益下什麼都敢報。
“我注意到了。我懷疑是當時有什麼事改變了他的計劃,或許是他遇上重要變故死了,或許他還活著,但因為某種原因他不能再殺人了。”
“等等,結果出來了。”肖侃敲打了一會鍵盤,把視頻牆上的線路圖更新了一份,“這次的線路曲線比之前的好看多了。”
樓安世說:“你有辦法算出他可能在哪些地方住過嗎?你看,他最早在盧蘭殺了將近快十人後才離開,當時他應該在盧蘭有個固定住處,你能找出這個地方嗎?”
“我或許可以劃出一個區域。”
“那就試試。”
肖侃試了,不旦試著找出當年那個人在盧蘭時住在哪裏,還找出了他在其他國家時,大約是住在哪個區域。
“很好,我覺得我們已經很接近那個人了,但接下來恐怕得交給那個徐子行去查了,我們的資源不夠……等等,這係列案件的嫌疑人曾有過多少個?”
肖侃說:“差不多和受害人一樣多,當然,有很多很快就被排除了嫌疑。”
“嗯,都列出來讓我看一下。”
肖侃把照片和人物簡介列出來,然後一屏一屏地切過去,每屏有將近15人的資料,樓安世隻看半分鍾就說:“過……過……”終於他說,“停。”
“嗯?你看到誰了?”
樓安世指著第二行第一張照片,“這人你沒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