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方弛林聽了又仔細觀看了一會,發現右側的一排房舍裏還真有不同的先生在教授不同的課程,隻是由於角度的問題,剛剛他以為就隻有一個先生。
“看來朝廷是真的要推行新政了。”趙旭建議道:“我們要不要進去聽聽?”
“還是算了,現在聽了也沒用,裏麵還有很多地方沒看,不如都看看吧,聽了算學課別在亂了我們心神,到時候影響府試。”
“也好。”趙旭笑笑,又新奇的和大家一起轉了起來。
“一本算學書的注解就能又五十兩銀子?太誇張了吧!”他們走著走著,又發現了有專門收取新編算學書的地方,報酬也給的很誘人,方弛遠看了看,猶豫了好長時間,還是放下了心裏的雜念,準備還是考中秀才之後在想其他的事。
五人走走停停,最後在一個房門前看見了爭爭吵吵的一大群人。
“這裏不是不能大聲喧嘩嗎?”
裏麵的人都在大聲談論著,方弛遠五人仔細聽了半天才知道,這裏是個做算學題的地方,那群人是在爭辯誰的解法更簡單,誰的答案最正確。
方弛遠湊近看了一下,三道六七米長的半米高台上用鎮紙壓了數十道算學題,算學題邊上還有三五張小紙寫上了密密麻麻的解答方法,還標注了解題時間和解題人姓名。
“五位小兄弟。”
方弛遠五人剛進去就有一人對他們道:“可要來試一試?出題解題均可,三十文錢一次,若是半個月內出的題目沒人能解答出來,我們就獎你一兩銀子,若是你解出了別人的題目,就把三十文錢退給你,按難度獎你銀子如何?要不要來試試?”
“先生客氣了”方弛林笑道:“我們五個連四書五經還沒背熟,還沒來得及看看算學,今次來也就是看看。”
“看看也歡迎,你們請進。”男人笑了一下,並不為意,大大方方的請他們走了進去。
“弛遠,你生病的時候,我見你每天都看《九章算術》,你可想試試?我這裏不多不少,正好還有三十文。”
進去之後,五人就分開了,此時方弛林對方弛遠笑道。
“四哥我看看吧!我身上也有些錢,能做的時候會試試的。”
“那你自己看看。”方弛林點頭道:“我也想看看現在算學題目都是些什麼樣子的。”
方弛林走後,方弛遠就對著題目看了起來,發現題目五花八門的,有的是正規考驗人對《算學十書》理解的題目,有些就是設立陷阱,讓人上當的題目。
裏麵的題目他大半都能用《九章算術》上的解答方式答出來,有些他能用現代方式答出來,古人的算法卻是不了解,就這樣在心裏一題一題的解下去,忽然聽到了張賢的聲音:“你你你,我雖不精通算學但也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娃娃!你哪來的歪門邪說!”
張賢從小讀書,算是出生在一個耕讀之家,性情溫和,方弛遠還沒聽過他會如此大聲說話。
“我是歪門邪說,那你倒是說說,到底有幾根繩子啊?”
“一根繩子對折,再對折,再第三次對折,然後從中間剪斷,最後有幾段,不是16段是幾段?”
張賢對麵的人笑道:“哈哈哈,錯了錯了。”
至於他的兩個伯伯伯母們,雖然各有各的小打算,在家裏的分配上也多多少少想占點小便宜,但從來沒有過什麼壞心,最讓方弛遠欣喜的一點是,他們從來沒有出現過窩裏橫,家庭不和的情況,對外非常團結。
“三味弟弟!小叔說你也開始讀書了?”中午吃飯的時候,方弛空湊到方弛遠跟前說。
“嗯,已經在讀三字經了!”
和他說話的是二伯方喜樓的小兒子方弛空,今年九歲,兩年前就已經啟蒙了。
“嗯嗯,讀書好,我娘說認字的話到哪都能受人尊敬,不會吃虧的,以後找活也好找。”
“已經讀書了就好好學習,爭取早日考上功名,就像小叔叔那樣!”又一個少年吃著飯,忍不住插話道。
有活潑的小孩就有穩重一點的小孩,剛剛說話的是大伯方喜進的二兒子方弛林,學習非常努力,也有一些天分,還沒下場考過試,現在最大的目標是想像方喜雲那樣能考中秀才,在方安山家,男孩子一般都會認點字,畢竟是張喜雲教書,不收束脩,簡單的學字花費不了多少銀子,但是若要繼續深入學習,花費的就不僅僅是紙張上的銀錢了,所以讀書若沒有天賦,一般能簡單認識一些字就不會在繼續念下去了,他們這一輩可能會一直讀書的大概就是方弛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