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1)

混沌孕陰陽,日晷轉乾坤;

天地人神鬼,妖魔獸巫靈。

酆都罪伐榜,奈何斷幽魂;

神妖辟上古,魔俠誕今朝。

自混沌初分以來,已數千年有餘。這段漫長的歲月,早無人刻意牢記它的時長。隻是隨著各種族部落先人的記載,不為人知的曆史被逐一挖掘出來,流傳於世。

天地初開,以帝俊、女媧等妖族先祖率先統治世界。並造出人類,稱霸天地很長一段時間。一度有“天上妖族,地上人族”之說。後曆經自然演變,始生創世神,創立神界,與妖族一爭天之霸主。曆時百載,激戰無數,最終神族獲勝,妖族被逐出天界。

天界爆發的大規模戰爭導致日傾月斜,隕石墜落。意外震開了地界遠古封印的神秘境域。致使大地一分為六,六境互通,人間大亂。相傳六境乃是:中土境,蠻荒境,天外境,惡靈境,苦海境,暮雪境。

且說天界暴亂,無數熾熱熔岩化作漫天烈焰襲卷各境。地界轉瞬之間遍地焦土,死傷無數。大地上的生存者見狀自然不滿天道,切齒憤恨,期間更湧現出大批修行者,奮起反抗。他們多數秉承各自信仰的天道,頑強地與天界展開殊死之鬥。

此時,中土境生三教,即是釋道儒。為應天界異變之災,三教首度聚首,組成一股地界最強大的勢力,即三教聯盟。

在三教聯盟初成後,聯盟首腦認為攘外必先安內,要與天界大戰,光憑他們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於是,聯盟派出使者分別拜訪其餘五境,尋找各境強者,統合六境戰力,一戰天界。

三教使者多方跋涉後,終有所獲。於天外境找到一位修為已達半神之境的絕世修者。在他的幫助下,又在其餘四境相繼拉攏了四名近神修者,組成實力強大的地界陣容。

六境相通,地界頓時宛如一盤散沙,群龍無首。

大地偏遠的角落,無人問津的蠻荒之地,竟同時悄悄崛起無數種族,他們來曆不明,各自本偏安一隅,卻在天地大亂,居民暴動時,赫然現世,展開蓄謀已久的地盤爭奪。

這些種族有擴張勢力的野心,更有各自堅定的信仰,以及謀生手段。強如妖魔巫獸靈,玄如風水火土木,詭如幹烏鬼羽狼等等數之不清,道之不盡,不過多為傳說,後世有記載的也就妖魔巫獸靈五族而已。

異族之首,當屬魔族。而被神族逐出天界的妖族,則僅此於魔族,勢力也不小。

值得一提的是,在天地大亂時,魔族最強戰將竟與妖族一名下妖生情,並誕下一子。觸動遠古“魔妖生情,亙古禁忌”的詛咒。

由此,混魔之元現世,並被魔界之主魔王吞噬,魔能大增,成為當時第一魔神。

天地大亂,魔神自然得意。卻忌憚三教與那五位近神級修者的聯合戰力。於是獨自與天界之主暗中談判,達成協議。

以魔神的混魔之力為主,天界的九天封神陣為輔,重新封印六境;地界中土境此後交由魔神的魔族統治。

當時,那五名近神級修者早與三教聯盟議定開戰時間。卻在途徑苦海境時,遭到數名天神與魔神的合力封印。後抵抗失敗,六境至此關閉,五名絕世修者被困苦海境。三教聯盟自知伐天之戰無望,宣告解散。

有道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魔神強大的混魔之力,天界自然無比忌憚。它的威脅,對天界來說,絲毫不亞於地界的強者聯盟。在大獲全勝後的天界慶功宴中,天界之主突然反目,下令誅殺魔神。

魔神雖擁有強大的混魔之力,但在天界神聖靈氣的作用下,難以發揮全力。麵對數百天神,獨木難支,終致魔能耗盡,氣絕而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