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 照 家 書

登大雷岸與妹書

吾自發寒雨,全行日少,加秋潦浩汗,山溪猥至,渡泝無邊,險徑遊曆,棧石星飯,結荷水宿,旅客貧辛,波路壯闊,始以今日食時,僅及大雷。塗登千裏,日逾十晨,嚴霜慘節,悲風斷肌,去親為客,如何如何!

向因涉頓,憑觀川陸;遨神清渚,流睇方曛;東顧五州之隔,西眺九派之分;窺地門之絕景,望天際之孤雲。長圖大念,隱心者久矣!南則積山萬狀,負氣爭高,含霞飲景,參差代雄,淩跨長隴,前後相屬,帶天有匝,橫地無窮。東則砥原遠隰,亡端靡際。寒蓬夕卷,古樹雲平。旋風四起,思鳥群歸。靜聽無聞,極視不見。北則陂池潛演,湖脈通連。苧蒿攸積,菰蘆所繁。棲波之鳥,水化之蟲,智吞愚,彊捕小,號噪驚聒,紛乎其中,西則回江永指,長波天合。滔滔何窮,漫漫安竭!創古迄今,舳艫相接。思盡波濤,悲滿潭壑。煙歸八表,終為野塵。而是注集,長寫不測,修靈浩蕩,知其何故哉!西南望廬山,又特驚異。基壓江潮,峰與辰漢相接。上常積雲霞,雕錦縟。若華夕曜,岩澤氣通,傳明散彩,赫似絳天。左右青靄,表裏紫霄。從嶺而上,氣盡金光;半山以下,純為黛色。信可以神居帝郊,鎮控湘、漢者也。若潀洞所積,溪壑所射,鼓怒之所豗擊,湧澓之所宕滌,則上窮荻浦,下至狶洲;南薄燕,北極雷澱,削長埤短,可數百裏。其中騰波觸天,高浪灌日,吞吐百川,寫泄萬壑。輕煙不流,華鼎振涾。弱草朱靡,洪漣隴蹙。散渙長驚,電透箭疾。穹溘崩聚,坻飛嶺複。回沫冠山,奔濤空穀。碪石為之摧碎,碕岸為之落。仰視大火,俯聽波聲、愁魄脅息,心驚慓矣!至於繁化殊育,詭質怪章,則有江鵝、海鴨、魚鮫、水虎之類,豚首、象鼻、芒須,針尾之族,石蟹、土蚌、燕箕、雀蛤之儔,折甲、曲牙、逆鱗、返舌之屬。掩沙漲,被草渚,浴雨排風,吹澇弄翮。夕景欲沈,曉霧將合,孤鶴寒嘯,遊鴻遠吟,樵蘇一歎,舟子再泣。誠足悲憂,不可說也。

風吹雷飆,夜戒前路。下弦內外,望達所屆。寒暑難適,汝專自慎,夙夜戒護,勿我為念。恐欲知之,聊書所睹。臨塗草蹙,辭意不周。

【譯文】

我自從冒著寒雨出發,整天趕路的日子很少,加上秋天的雨水浩漫無邊,山間溪水大量流入長江,逆流而上行駛在寬闊無邊的江麵,遊曆在險絕的路上,在棧道上、星光下吃飯,結荷葉為屋歇宿在水邊。旅途行客的貧苦艱辛,水路的壯闊漫長,所以直到今天午飯時,才到達大雷岸。路途行程千裏,日子過了十天。凜冽的寒霜刺痛骨節,悲涼的秋風割人肌膚。離開親人成為行客,心情是何等的淒愴!

前些日子因為且行且宿,憑覽河川與陸地;騁目娛懷於清流中的洲渚,縱目遠眺黃昏的景色;向東回顧有五洲之隔,向西眺望江有九道之分。看地門的絕妙奇景,望天邊的冉冉孤雲。宏圖大誌,激發於心已經很久了!南麵重重疊疊的山巒呈現各種形狀,負恃著氣勢競相比高,映含著鮮豔的朝霞、閃射著燦爛的陽光,峰巒高低錯落迭遞著爭高稱雄,超越田中高高隆起的長隴,前後相連,可以環繞天邊一周,橫亙著大地無窮無盡。東麵則是磨刀石一樣平坦的原野、越遠越低,無邊無際。寒風中的蓬草在黃昏時卷起,高大的古樹上與雲平。旋風四麵而起,思念故巢的鳥成群而歸。靜聽風聲卻又寂然無聞,極目凝視鳥卻不見。北麵則是陂塘水澤和潛流,與湖水水脈相通。苧麻、蒿草積聚,菰米、蘆葦叢生。棲息在水上的鳥,水中的魚,智者吞吃愚者,大的捕捉小的,呼號噪叫、驚擾嘈雜,在水澤中紛紛攘攘。西麵則是曲折的江水永遠流淌,浩淼的水波與天相連。長流滔滔哪得窮盡、浩浩蕩蕩怎會枯竭!從古至今,行船前後相接。鄉思全都溶入了波濤,悲愴填滿了深潭丘壑。煙雲飛歸八極之外,最終化為天地間的塵埃。而江河奔騰彙集,永遠東流不可捉摸。江河浩蕩,知道它是什麼原因呢!轉向西南望見廬山,獨立雄峙更令人驚異。山腳壓著大江的潮水,峰頂與星辰天漢相接。上麵常常堆積著雲霞,猶如雕錦縟采。夕暉映射出若木之花般的霞光,山岩與水澤上的霧嵐連成一片,閃爍著光輝散下絢爛的彩霞,赫赫的光焰把天空照得一片通紅。兩旁升騰的青靄,環繞著紫霄峰周圍。由山嶺而上,霧嵐散盡的山頂閃射出一片金光。半山腰以下,純粹是青蒼的黛色。廬山確實可以憑借天神的威力,鎮守控製著湘江、漢水流域。至如小水積聚彙入大水迅疾地奔流,山穀間溪水噴射,像憋著怒氣那樣互相撞擊,洄流奔湧般激蕩,則上窮盡於荻浦,下至於狶洲,南麵迫近於燕,北麵窮極於雷澱,削長補短,水流可至數百裏。其中翻騰的波浪碰到天穹,高高的浪花灌進紅日,吸進吐出百條河川,奔瀉騰泄於千岩萬壑。波上輕煙水霧凝聚而不流動,如華麗的鼎中水在沸溢。細弱的岸草莖葉從水披靡,巨浪漸漸迫近了田隴。巨浪崩散常常令人驚恐,像閃電般穿越、飛箭般迅疾。浪峰一會兒聚起一會兒跌碎,簡直要把河岸衝走使山嶺顛複。回迸的飛沫高過山頂,奔騰的江濤掃空山穀。河邊的衣石被撞擊得粉碎,曲折的河岸被衝刷成碎末飛落。抬頭仰看天上的火星,低頭俯聽水上的波聲,恐懼得使人屏住了呼吸,急疾得使人魄悸而心驚。至於繁殖蕃衍的各種水生動物,大都有奇異的軀體怪誕的外形,有江鵝、海鴨、魚鮫、水虎之類,有豚首、象鼻、芒須、針尾之族,有石蟹、土蚌、燕箕、雀蛤之輩,有折甲、曲牙、逆鱗、返舌之屬。遮掩在逐浪的沙灘上,躲避在長滿草的洲渚邊,浴沐在雨中並列迎風,吐著水沫、梳理著毛羽。在夕陽就要西沉、晨霧即將彌漫之際,孤鶴在寒風中悲鳴,遊蕩的鴻鵠在遠處哀吟,砍柴取草的人一聲歎息,船夫再次哭泣,遊子的心實在非常悲愴憂愁,非言語所能表達。

風吹送著雷霆狂飆,夜間必須提防前途。本月二十三、二十四日前後,可望達到目的地。冷暖難以調適,你務必自己當心。早晚當心保重,不要為我掛念。恐怕你想知道我旅中的近況,故聊且寫下我的所見所感。途中匆匆草就,措辭達意恐或不周。

【題解】

本詩是鮑照寫給其妹鮑令暉的一封家書,鮑令暉是南朝宋齊兩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學家。書中首先描繪了九江、廬山一帶山容水貌和雲霞夕暉、青霜紫霄的奇幻景色;其次表達了嚴霜悲風中去親為客、苦於行役的淒愴心情;最後,轉為對妹妹的叮囑與關切,具有濃厚的抒情意味。

鮑 照 小 傳

鮑照(約415—470),字明遠,南朝宋文學家。家世寒微。他的青少年時代,大約是在京口(今江蘇鎮江)一帶度過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鮑照20多歲時,據史載,曾謁見臨川王劉義慶,毛遂自薦,但沒有得到重視。他不死心,準備獻詩言誌。有人勸阻他說:“郎位尚卑,不可輕忤大王。”鮑照大怒:“千載上有英才異士沉沒而不可聞者,豈可數哉!大丈夫豈可遂蘊智能,使蘭艾不辨,終日碌碌與燕雀相隨乎?”後來,他終於獲得賞識,被任為臨川國侍郎。劉義慶在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職。元嘉二十一年(444),劉義慶病逝,他也隨之失職,在家閑居了一段時間。後來,又做過一個時期始興王劉浚的侍郎。

宋孝武帝劉駿起兵平定劉劭之亂後,他任海虞令,遷太學博士兼中書舍人,出為秣陵令,轉永嘉令。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臨海王劉子頊的幕僚。次年,子頊任荊州刺史,他隨同前往江陵,為前軍參軍、刑獄參軍等職,掌書記之任。孝武帝死後,文帝十一子劉彧殺前廢帝劉子業自立,是為明帝。子頊響應了晉安王劉子勳反對劉彧的鬥爭。子勳戰敗,子頊被賜死,鮑照亦為亂兵所害,時為泰始二年(470)。

鮑照一生仕途坎坷,但他的詩文,在生前就頗負盛名,對後來的作家更產生過重大影響。他的文學成就是多方麵的。詩、賦、駢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則是詩歌。感情豐沛,形象鮮明,並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對唐代的李白、高適、岑參等人的創作有一定的影響。杜甫稱讚李白的詩“俊逸鮑參軍”,便是如此。鮑照與謝靈運、顏延之同時,合稱“元嘉三大家”,詩歌代表作為《擬行路難》十八首。

最早使用“謎”字的人

謎語是人類語言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這種文化形式在戰國以前,並無具體的文字相指。直至《韓非子》、《呂氏春秋?重言》等篇,始有隱語之義的“讔”字,即用隱蔽的語言來表達某意,用巧妙的譬喻來暗示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