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號航空母艦艦長青木大二郎朝南雲喊道:“這艘艦由我負責,你和你的人員留在這裏毫無用處,請轉移到另一艘艦上去吧!”草鹿也勸南雲說:他是整個突擊艦隊的司令,而不是某一艘艦的艦長。當南雲被說服同意離開時,整個艦橋幾乎都被大火圍住了。“把玻璃打碎!”草鹿喊道。打碎玻璃後,他們垂下兩條繩子,草鹿先把南雲推出來,這位身材矮小的將軍滑了下去,落到比艦橋低十四米的飛行甲板上,草鹿跟在後麵。短短的六分鍾內,“赤城”號被徹底炸毀了。

就在麥克拉斯基少校率隊向南雲艦隊發動進攻時,從“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十七架俯衝轟炸機,由馬克斯韋爾·萊斯利少校率領,正飛行在距離日本艦隊東南方約十公裏。

萊斯利看見天際黑煙衝天,便朝西北方向飛去。透過雲層,他瞥見了“飛龍”和“蒼龍”號兩艘航空母艦。他立即下令全隊進攻,從四千五百米的高空向“蒼龍”號猛衝下去。

一顆四百五十公斤的炸彈首先擊中“蒼龍”號的飛行甲板,幾分鍾內,又有兩顆炸彈命中,“蒼龍”號很快就被大火吞沒了。它成了一座爆炸燃燒的地獄。最後,“蒼龍”號航母的艦長柳本柳作大佐不得不下令棄艦。

美國飛機的襲擊於十時三十分結束。前後短短的八分鍾,日本三艘大型航空母艦覆滅的命運,全都無可挽回地注定了。

南雲突擊艦隊現在隻剩下“飛龍”號一艘航空母艦了。日本反擊的最後希望,寄托在該艦艦長山口多聞少將身上。山口艦長告訴他們說:“你們已是突擊艦隊的最後一批飛行員了。”

這些飛行員們很難相信,幾分鍾之前,他們對美國艦隊的尋殲,還是勝券在握;可是轉眼之間,卻變成要同優勢之敵決一死戰,為已遭覆滅的三艘姊妹艦報仇。

上午十時四十分,十八架“九九”式俯衝轟炸機,在六架“零”式戰鬥機的護航下,從“飛龍”號航空母艦上起飛,前去搜索攻擊美國航空母艦。單靠他們自己本來是找不到的。是萊斯利少校率領的返航機群成了他們的向導。這些轟炸機無意中把敵機帶回了弗萊徹將軍的旗艦——“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的上空。

在高空盤旋的十二架“野貓”式戰鬥機,居高臨下,衝入日本機群進行阻擊,一舉擊落敵機六架。其餘的日本轟炸機迅速向下低飛,進行俯衝轟炸。雖然有更多的敵機被炮火擊毀,但還是有三顆炸彈命中“約克城”號。炸彈在巨艦體內爆炸,美軍人員死傷無數。

當日本飛機消失之後,洋麵上一片沉寂,留下十三架“九九”式轟炸機和三架“零”式戰鬥機的殘骸。返航的日本機群立即向山口少將報告:命中“約克城”號,敵航空母艦爆炸起火。

但是靠著“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上的船員員的奮力搶救,艦上的火勢被撲滅了,母艦不僅能低速航行,而且飛行甲板上的飛機還能繼續起飛。可是好景不長,不久,又有十架日本“九七”式魚雷攻擊機在六架“零”式戰鬥機的護航下,掠海飛來。這是從“飛龍”號上起飛的第二批突擊機群。他們把已經不再冒煙的“約克城”號當作了美軍其它的航空母艦,對它再度發起攻擊。日本飛機發射的魚雷,擊中了這艘大型航空母艦的右舷和中部,破壞了艦上的全部動力、照明和通訊設備。

“約克城”號劇烈地向左側傾斜搖晃,聽任風浪的擺布。艦長伊利奧特·巴克馬斯特上校盡可能地堅持,最後還是發出棄艦的命令。

這樣,美國方麵隻剩下斯普魯恩斯少將指揮的兩艘航空母艦了。

6月4日下午二時四十五分,一架美國偵察機發現,一支日本艦隊正在西麵行進。它們包括:兩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四艘驅逐艦以及由這些戰艦護衛著的“飛龍”號航空母艦。

這一消息通過無線電傳到“企業”號航空母艦之後,斯普魯恩斯將軍便集結起所有還能作戰的飛機。二十四架“無畏”式俯衝轟炸機轟鳴著飛離“企業”號的甲板,向“飛龍”號奔襲而去。

下午五時,日軍艦隊了望哨驚呼:“敵人俯衝轟炸機!”六架“零”式戰鬥機猛撲過去進行阻擊,擊落了兩架美國飛機。但是其餘的美國飛機繼續俯衝了下來。它們從耀眼的太陽方向鑽出,呼嘯著向日本航空母艦衝去。炸彈就落在艦旁,激起一柱柱水浪。最後,接連投下的四枚四百五十公斤重磅炸彈,穿透飛行甲板,相繼轟然爆炸。

正當“飛龍”號上的水兵瘋狂地同滿船烈火搏鬥的時候,由中途島飛來的B-17“空中堡壘”轟炸機,又出現在高高的天空。它們扔下的重磅炸彈,激起越來越多的水柱。接著,又有更多的“空中堡壘”,從遙遠的夏威夷飛來助戰。“飛龍”號從頭到尾,都淹沒在火海裏。

中途島西北的海麵,成了燃燒的墳場。“蒼龍”號傾斜了。

“飛龍”和“赤城”兩艦上的大火仍在猛烈地燃燒,無法控製。經過整夜的燃燒,6月5日黎明前,“赤城”號的艦長請求山本大將允許把該艦沉掉。山本大將熱淚盈眶。多年前,他曾在“赤城”號上當過艦長。他無可奈何地表示:“那就讓驅逐艦向‘赤城’發射魚雷吧。”有二百二十一名日本官兵隨該艦沉沒。

六月四日二十一時二十三分,海水大量湧入,“飛龍”號傾斜十五度,隨後完全失速。“飛龍”的艦長山口多聞將軍,決定讓驅逐艦“鳳雲”號將“飛龍”炸沉。六月五日淩二時三十分,山口把艦上人員召到甲板上,對著他的八百名官兵說,“飛龍”、“蒼龍”兩艘航空母艦的沉沒,由他一人負責。“我決心與艦共存亡。我命令你們全體離艦,繼續為天皇效忠。”

山本大將的航空母艦遭到滅頂之災的時候,他正率領主力艦隊,在南雲艦隊後麵四百五十海裏的洋麵上破浪前進。六月四日上午十時三十分,“‘赤城’號著火”的電報猛然打破了山本的美夢。這位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一言不發。對二十分鍾後送來的第二封電報,他也同樣保持沉默。這封電報是南雲中將打來的,說:“由於遭到中途島基地和敵人航空母艦飛機的襲擊,‘加賀’、‘蒼龍’和‘赤城’三艦全身起火。我們正向北撤退,並重新組織力量。”這份電報暗示,幸免遇難的“飛龍”號將進行反擊。

山本表麵上顯得很鎮定。他若無其事的與渡邊安次中佐下棋。後來再有消息傳來,他也隻是淡淡地說:“哦,是這樣。”直到收到首次報告的九十分鍾後,他才命令讓運輸艦後撤,而讓佯攻荷蘭港的兩艘輕型航空母艦繼續前進,開往中途島援助南雲。他自己的強大主力,仍然全速向東行駛。掩護運輸艦的近藤信作中將,則把他的艦隊,包括“瑞風”號航空母艦,從南改道向北。

這三支強大的增援力量,從三個方向朝中途島聚集。山本大將仍然要同美軍決一死戰。他的感情要求他率領全部艦隻繼續前進,將巨大的炮口對準中途島,對準美國軍艦,狠狠地報複。

現在夜幕已經降臨,他的主力艦隊正被迷霧團團圍住,但是他還是命令艦隊以二十節的速度冒險向前急駛。海麵蒙朧,能見度幾乎降到零,艦隻隨時都有碰撞的危險。山本的心裏並不平靜。他雖然率領著他的火力猛烈的大型戰列艦向戰場逼近,但他的內心已經無數遍地審時度勢。他不得不痛苦地暗自承認,這次戰役已告失敗。

他的四艘航空母艦全部毀滅,而美國人還有兩艘航空母艦,正在伺機進攻他的艦隊。中途島還遠未被征服。麵對這種情況,山本作為一個極為精明的海戰行家,心裏很清楚,他的戰列艦一旦遇到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機的進攻,連招架的能力都沒有。珍珠港事件和英國“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在馬來亞洋麵的覆滅,都證實了這一點。

山本一度打算從阿留申群島調回兩艘小型航空母艦來中途島。但是濃霧在阿留申群島周圍滯留不散。那些戰艦要趕到中途島,至少要花三天時間。到那時,要挽回這場日本帝國海軍的災難,已為時太晚。

6月5日淩晨二時五十五分,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大將終於痛苦地下令:“取消中途島的占領行動。”他也需要一些謊言。他電告艦隊所有指揮官:“敵人艦隊幾乎已遭全軍覆沒,正在向東敗退……”這個彌天大謊,突出地顯示了他不敢公開承認失敗的苦衷。

他的將軍們問山本:“我們一敗至此,該如何向天皇陛下請罪呢?”山本鐵青著臉,說:“要向天皇陛下請罪的隻有我山本一個人。”

這場曆史上規模空前的海空大戰,到此宣告結束。

戰役影響

中途島戰役,美軍共損失1艘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147架飛機和307人。日軍共損失4艘大型航空母艦,1艘重巡洋艦,322架飛機和3500人,另有1艘重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受重創。更重要的是,日本海軍損失了三分之二的大型航空母艦(注:所餘下的隻有瑞鶴號和翔鶴號,它們因在珊瑚海海戰中受傷沒有參加此次戰鬥)和幾百名熟練的艦載機飛行員,結果,日軍喪失了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所據有的海空控製權。從此以後,日軍被迫停止了在戰略上的全麵進攻,轉而采取守勢,太平洋戰爭開始出現轉折。此戰還給日軍高層造成了無法愈合的創傷,從中途島戰役以後直到第二次大戰結束,這一痛苦的回憶使他們再也無法對戰局作出正確的判斷。

雙方主將

尼米茲:

尼米茲(1885-1966),軍事家,美國海軍五星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期間擔任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及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指揮美軍及盟軍對抗日軍進攻及其後反攻,指揮了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等著名戰役,1945年9月2日代表美國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人稱“海上騎士”。

於他戰功彪炳,對海軍有巨大貢獻,美國海軍將尼米茲去世後建造的第一艘、也是當時最新銳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命名為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戰艦級別。

著有《大海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海戰史》。

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1884—1943),日本帝國海軍軍官,第26及27任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戰死時為海軍大將軍銜,死後被追贈元帥稱號。

山本五十六生於1884年4月4日,日本 長岡市 武士高野家的第六個兒子。因為這一年高野貞吉56歲,所以給兒子取名為“高野五十六”。

他自幼受到了武士道和軍事熏陶,具有堅強的意誌和爭強好勝的進取精神。1901年17歲那年他考入江田島海軍學校,1904年畢業後任“日進”號裝甲巡洋艦上的少尉見習槍炮官,參加了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戰爭,在日、俄海軍對馬海峽海戰中,他負了重傷,左手的食指、中指被炸飛,留下了終身殘疾。由於他隻剩下了八個手指,同僚們給他起了個“八毛錢”的綽號。1908年,進入海軍炮術學校學習,1914年,以上尉軍銜進入海軍大學深造,1915年晉升為少佐。

戰爭中的故事

來自日軍的“禮物”

有關中途島行動的情報,可以說是日本海軍送上門來的禮物。早在五月一日,日本聯合艦隊就計劃更換主要密碼。由於定期更換密碼,在日本海軍的主要密碼被羅奇福特的工作人員破譯之前,外界根本無法掌握日本海軍動向的情報。因為工作倉促,日本仍在使用老密碼。日本的海軍情報專家認為他們的的密碼是不會被破譯的。但是這一次美國人卻對日本人暗中進行的中途島戰役的部署了解得一清二楚。約瑟夫·羅奇福特少校已經破譯了日本人正在使用的JN25密碼。在日軍一係列發過太平洋的電報中,最引人注目的是“AF”這兩個字母。這一代號顯然表示某一大軍事行動。破譯小組發現,在一份水上飛機襲擊珍珠港一事的日方電報中曾經提到“AF”。電文說水上飛機奉命到

為了進一步查實,中途島上的海軍司令部受命用淺顯的英語拍了一份作為誘餌的無線電報,報告中途島上的淡水設備發生故障。果然不久以後美軍截獲的一份日軍密碼電報聲稱:AF可能缺少淡水。

美國人實在幸運得很,因為日軍剛起程駛往中途島,JN25密碼就被更換了。

戰爭遺跡

約克城號

約克城號於1941年開始建造,艦名原為“好人理查德”。建造僅開始數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加快建造埃塞克斯號等航空母艦。1942年,日軍在中途島海戰擊沉了舷號CV-5的約克城號,美軍在稍後將建造中的CV-10更名為約克城號,以作紀念。

1943年約克城號下水服役,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戰後約克城號退役封存,並在稍後進行代號SCB-27A現代化改建。改建期間,約克城號被重編為攻擊航母(CVA-10)。1953年約克城號完成改建,但在前往西太平洋前夕,朝鮮戰爭剛好結束,約克城號無緣參與。

1957年約克城號重編為反潛航母,舷號改為CVS-10,繼續留在西太平洋。除冷戰衝突外,約克城號亦有參與美國的太空計劃,擔任阿波羅8號指揮艙的救援船。服役晚年,約克城號調到大西洋艦隊。

約克城號在1970年退役,並在1973年除藉。稍後海軍將約克城號改建為博物館艦;博物館在1976年於查爾斯頓愛國者地開放,並在1986年獲評為美國國家曆史地標。

名人論戰

中途島海戰是海軍史上成敗瞬息萬變的一戰,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一個著名戰例。此次海戰的英雄斯普魯恩斯少將說:“中途島之戰的勝利,其主要原因首先在於得到了第一流的情報,其次應歸功於尼米茲將軍的判斷和安排。他根據情報充分地發揮了他大膽、果敢、聰明和天才。”

軼事

中途島戰役之後的是是非非

中途島戰役之後,為了掩蓋自己的失敗,避免挫傷國民的士氣,日本海軍對內全麵封鎖消息。所有傷員回到橫須賀軍港後,就被連夜送進醫院,同外界隔絕。簡直可以說是以醫療之名,行監禁之實。而日本海軍航母的幸存者沒有休假,便被送到前線。

凡涉及中途島海戰的文件資料一概被列為“絕密”。日本當局更是對公眾謊稱取得了大捷,宣布殲滅美軍兩艘航母和120架飛機。

日本人自欺欺人,那麼美國人呢?誰都想不到,對中途島之戰美國勝利起了關鍵作用的羅徹福特,後來卻因華盛頓的海軍情報處有人爭名奪利而遭打壓,飽受冤屈。沽名釣譽者硬說中途島情報戰中主要功勞是華盛頓的情報站立下的,甚至不惜買通羅徹福特手下的人做偽證。

結果,尼米茲提出的軍功獎名單到了華盛頓後,羅徹福特的名字被抹掉了,直到1985年,羅徹福特才被追授“海軍傑出貢獻勳章”。此時,羅徹福特已去世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