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拍賣廳安靜下來。大夥靜靜地看著拍賣師,聽她開價。
女拍賣師說:“這隻杯子的全名叫犀牛角雕玉蘭花紋杯,競拍低價是120萬。下麵開始第一輪競拍,第一次叫價120萬。”
話音剛落,2號碼舉牌喊價:“130萬。”
女拍賣說:“叫價130萬,叫價130萬。”
6號馬上舉牌喊價:“140萬。”
直到34號舉牌喊價210萬的時候,才沒有人舉牌競價了。
女拍賣師說:“210萬第一次,210萬第二次,210萬第三次,成交!”說完,她將錘敲下。
一隻犀牛角杯,竟然值210萬,讓何旺子大跌眼鏡。好一會,他的思維才回到拍賣廳。
女拍賣師已經開始下一個拍賣品的介紹,幻燈片上顯示的又是一個杯子,這個杯子的大小和前麵那一個略大、略高,杯壁略厚,杯子底部也有一塊三角形的黑色。不同的是,杯子外麵有雕刻,好像是一些人在喝酒。
應該也是一個犀牛角杯!何旺子想。
介紹完畢,女拍賣師要拍賣助理拿實物上來。
助理依然捧著一個盒子上來,將它放在桌上,輕輕打開盒子,從裏麵取出杯子,捧在手裏。
見到實物後,不少人驚呼:“真是好東西!”
女拍賣師說:“各位都是行家,一看就知道這是好東西。這個杯子確實是好東西,它是清代乾隆皇帝專用的酒杯,全稱叫清代犀牛角雕蘭亭序杯。這個杯子出自微雕大師楊佳峰之手,雕工細致,人物栩栩如生,為酒杯增色不少。當然,它更為值錢的地方還是在於質材本身。”
講到這裏,女拍賣師買了個關子,沒有繼續講。
馬上,有人站起來提問,說:“不就是犀牛角杯嗎,有什麼不同?”
是啊,是啊!很多人附和。
吊足胃口後,女拍賣師說:“犀牛角分亞洲犀牛角和非洲犀牛角,兩者有所不同,價格也有差異。下麵,我給各位行家裏手介紹一下兩種犀角的大致差別。第一,亞洲犀角比較短,原材料最多是30厘米,雕刻的製品超過20厘米就屬大件,而非洲犀角較長,最長的可達80厘米。如果犀角雕件長度超過25裏麵,可以肯定不是亞洲犀角。這個犀角雕件有32厘米,各位說是哪裏的犀角?”
大夥齊聲說:“非洲犀角。”
女拍賣師隻淺淺一笑,沒有判斷大家的答案,繼續介紹說:“第二,從雕件腔口的深淺來看,亞洲犀角杯的杯槽,也就是能盛酒的部位比較淺,而非洲犀牛角的腔口比較深,原因是非洲犀角長度大,底部的凹腔就比較大。”
隨著女拍賣師的介紹,助理走到舞台前沿,舉著杯子給大夥看杯底。
根據女拍賣師的介紹,再根據實物的特點,何旺子都有了基本判斷,更不用說這方麵的行家裏手了。於是,大夥紛紛說這是非洲犀角,不用再介紹了。
女拍賣師依然帶著笑臉,耐著性子介紹說:“各位稍安勿躁,全部聽完我的介紹再下結論不遲。第三,就是看紋路,表麵上呈現甘蔗絲紋粗的是亞洲犀角,而紋絲細而密的是非洲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