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皆大歡喜(1 / 2)

前後任的對話,不僅僅是一種儀式。

帝舜說得是自己今後應該怎麼做,都是道德和禮儀層麵的,最後僅僅保持了自己一個臉麵,維持一個僅有的可憐的自尊,要求別人去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工作。同時,可憐的哀求別讓自己一脈滅絕,不要像丹朱一樣,保證自己的孩子安穩,也希望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

大禹根本不予理睬,絲毫不正麵回答。僅僅是不斷地說自己的功勞,從側麵說自己也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你還談什麼父親的責任。同時點出三苗部族,是你的對頭,是我的助力,正在旁邊虎視眈眈呢?

帝舜還有什麼話說。

除了功勞,還是功勞。

多說無益。

你是為我幹活的,你有大功勞。

一句話,想盡力的維護自己的尊嚴,就為了這一點尊嚴。

人活著,其實活得是臉麵,臉麵就是心情。

史記記載的不是這個意思,完全是歌頌。我們應該理解,部族需要精神領袖。單純的依靠行政命令是不現實的,因為沒有強有力的組織力量,也就是官僚階級的出現,也沒有士族的出現,維持政令運轉的主要因素還是神靈的力量、宗教似的力量。既然神靈看不見,摸不著,就要在世俗創造一個出來。不管是誰,總要有這麼一個人。帝舜不能憑空抹去,大禹也不能一下子替代。

高手過招,關鍵在勢。不是潑婦罵街,也不是血淋淋的屠殺,而是以勢壓人,不戰而屈人之兵。

造勢的高手,已經在結局出現以前就決定了結局。

壓迫還不夠,那就需要進一步的表演。

皋陶聞聽帝舜的話,很適合振奮,認為帝舜是一個可敬的人,能聽進逆耳忠言,能夠按照臣子的建議辦事,能夠不獨斷專行,是偉大的帝王。於是,號召所有的人都要向他學習。敢有不聽話的,一律拿下。

從此以後,帝舜的納言名聲就都知道了。也都知道了大禹的話,帝舜是一律納言的。

到這個時候,樂官夔舉行音樂演奏會,用以祭奠祖先神靈,說他們感到很新聞。

各地大佬們也互相禮讓,鳥獸也歡欣鼓舞。

甚至,演奏到《蕭韶》大樂章的時候,連神鳥鳳凰都出來捧場,百獸起舞,百官歡騰,一幅盛世景象。

帝舜很高興,作了一首歌。意思是當頭的就是要勤奮、順應、謹慎,天下就太平了。

皋陶又及時添油加醋。

“注意呀!帶頭人要有功績,就必須遵守您製定的法令,要嚴格執行。”

“到頭人不能什麼都幹,幹得多了,臣子們就懈怠了,什麼事也辦不成。”

帝舜不幸之中的萬幸,大家給了一個大大的台階。

“對呀!去吧,大家都好好幹活吧!”

於是,天下太平。到了這個時候,都尊崇大禹,認為他是山脈河流百神之主。

你看到的是幹事,我看到的是利益。

皋陶一如既往的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把工作當事業來幹。或許皋陶是一個技術性人才,也或許是皋陶什麼也明白,什麼也不說。局勢沒有發展到那個地步,上天沒有選擇皋陶。再大的功勞也比不過治水的功勞,功勞決定了人們的選擇。皋陶知道,他不是大禹的對手。選擇帝舜是一種錯誤,選擇大禹是良心的煎熬,那麼不如我就是我,做一個把自己的事幹明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