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中午,台北市民權東路市立殯儀館的景行廳前,擺著大大小小的花環。素黃的花朵,在秋陽照耀之下,顯得尤其素樸。裏頭靜悄悄的,顯得有些寂寞,這種寂寞的氣氛,與花環上的名字生前作為,是何等的不同。
一代大俠古龍的追悼會,就在今朝,在最繁華的台北這個最寂寞的角落。
王錚與關之林兩女彙合一處,換了一身黑衣,由靚昆拿著匆匆準備的花環與挽聯,趕到此地時,追悼會即將開始。
古大俠生前極愛熱鬧,愛朋友更是甚於一切。眾多朋友也都知道他的脾氣,因此花環一個挨一個,簇擁在殯儀館景行廳前。前來吊唁祭拜的人,也是一個接一個,陸續到來。
景行廳裏,布置得莊嚴肅穆,古大俠的遺像懸掛在靈堂的中央,兩邊掛滿了挽聯。這些挽聯都是出於朋友之手,因此大多是出自肺腑的白話文。
“你已竟去遠了,我還會久留嗎?”這是倪框所寫。
“來得多彩多姿,去得無影無蹤,不忘人間醉一遭。筆暗或許微微,安心稍待片刻,我們隨後帶酒來。”這是知名女作家三『毛』所寫。
“你這一去可寂寞了這裏的書劍道友,我要三勸到得那邊立刻就對酒報仇。”同是作家的簡瑞普所寫。
挽聯各自不同,流『露』的卻都是最真的情感。
看著這些挽聯,一股傷感爬上王錚心頭,接著讓靚昆把自己帶來的挽聯掛在其中。
“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
鮮衣怒馬,葡萄美酒,紅粉佳人,刀光劍影,英雄血淚,在別人看來,不過是中的浪漫與蒼涼。王錚卻知道,這隻不過是古大俠的日常,他是真正懂江湖的人,他的文章意境,可以仿寫,但那種真正的酒和女人,刀與浪子,誰也沒辦法拓印他文字間的神韻。
如今古大俠撒手人寰,整個江湖也因他的離開落寂了三分。
古大俠生前好友,王錚大都不識,送上花環掛上挽聯,他就和關之林幾人,靜靜等待公祭的開始。
愈來愈多的朋友湧進景行廳,大家握手、寒暄,但神情都有些黯然。
公祭在一點四十五分開始,家屬長跪在古大俠靈前,在司儀悲戚哀傷的音調下,朋友一**的趨前敬禮、致意、祭拜。西樂隊奏著哀怨的挽歌,許多人的眼眶都是紅腫的,許多人流下了真摯的熱淚。
“請香江王錚先生、關之林小姐、王昆先生、寶島王組賢小姐、上前祭拜!”
祭拜順序很快輪到王錚幾人,在大都來自作家圈子裏的賓客目視下,幾人走到靈前,很恭敬的拜了三拜。
“一鞠躬,敬畏天地。二鞠躬,哀悼死者。三鞠躬,撫慰家屬。禮成,家屬還禮。”
跪在靈前披麻戴孝的家屬,是古大俠最後一個女人於秀玲,以及兩個幼子,而原配和前妻都未出現在葬禮中。麵對陪伴古龍走完最後一程的美麗女人,王錚輕聲說道:“請節哀順變!”
二點三十五分公祭完畢,開始封棺,親友紛紛湧到靈堂後側,去瞻仰古大俠最後的容顏。
王錚和古大俠雖然隻有一麵之緣,但對方在他心中已留下偉岸形容,望著安詳躺在棺槨中的大俠,隻願另一個世界依舊有酒有女人,卻沒有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