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黃雲發的急信(2 / 2)

張從離開後,曹文詔對高峻山說,如果高峻山同意他帶隊伍回寧州,他可以將寧州獻給高峻山,作為入夥的投名狀。

高峻山嚴肅地告訴曹文詔:“我們不是山寨土匪,是正規軍,不存在什麼入夥的說法。你要回寧州,這確實是個很好的計謀,但是也很冒風險,萬一寧州那邊知道你已經是我高峻山的人,你不但進不了城,甚至有被包圍的危險。”

曹文詔信心十足地說道:“請秦王放心,我的人是絕對可靠的,不會把消息傳到寧州。”

高峻山心有所慮,告訴曹文詔,義軍數萬之眾,素質參差不齊,難保不會走漏消息,要他萬分小心。

曹文詔很是感謝高峻山的信任和關心,他說,正因如此,必須立即動身去寧州,以減少走漏消息的可能,高峻山挽留他養好傷再去,他搖頭道:“這點傷痛不礙事,如果延誤了時間,會引起洪承疇的懷疑。”

高峻山挽留不住曹文詔,便答應了他可以回寧州,但隻許帶一百人。曹文詔得到高峻山的同意,不敢耽擱,立即點齊兵馬,往寧州而去。

曹文詔離開後,田文居不禁擔心起來,他憂心忡忡地對高峻山說道:“秦王,如果曹文詔假降,你讓他回寧州,這不是放虎歸山嗎?”

高峻山思忖道:“我看曹文詔是真心投靠我們的。公仁呀,你也別多心了,還是安心地等結果吧。”

張從也由李過的營中回來了,說李過謝絕了酒宴,正急著離開。

“走,我們一起去給李過道別。”高峻山一揮手。

高峻山率領眾文武來到李過的軍營,李過的人馬正在開拔。一身戎裝騎在棗紅馬上的李過,見到高峻山來了,急忙下馬相迎。

李過來到高峻山麵前,抱拳道:“秦王,怎敢勞你大駕親自來送。”說完又對高峻山的左右頻頻抱拳。

高峻山歉意萬分道:“補之兄,小弟我送別來遲,因為軍務在身,請多海涵。我已在軍中備下薄酒,還請兄長暫留,咱兄弟兩推杯換盞,敘敘衷腸如何?”

李過道:“秦王,來日方長,咱兄弟兩的事好說。我剛接到闖將的命令,要我立即率隊回營,所以哥哥我不辭而別,實屬無奈。”

闖將者,李自成也。

高峻山知道目前的局勢是瞬息萬變,李過急於返回李自成那邊,定是戰事甚急,所以不再挽留。

大家互道過珍重之後,高峻山就回了大營。

高峻山回到中軍大帳,便開始部署合圍寧州的事情。

在謀臣們的協助下,一套完成的接收寧州的計劃,很快就擬好了,隻等曹文詔的消息。

酒宴也沒浪費,高峻山領著自家兄弟,海吃了一頓,便安安心心地就地紮營,等待曹文詔的消息。

可是等了三天,曹文詔那邊還是沒有動靜,高峻山有點坐不住了。

田文居和劉鴻儒兩個軍師又不停地抱怨,說放曹文詔走是放虎歸山,搞得高峻山都沒了方寸。為了曹文詔的安全他又不能派人去與曹文詔聯係,隻能等待,等待,等待……

第五天,蔡芝山派人送了封信來,說沙伊爾接受了蘇葉娜的建議,留在義軍中任職,不回波斯了。晉商黃雲發到了平涼,他這次是從蒙古那邊販馬過來的,並給我們帶來了一萬匹蒙古馬。黃雲發來平涼還有另外一個目的,什麼目的信上沒有說,隻是寫到黃雲發急於要見高峻山,有要事相商。

“有要事相商?”

大帳之中,高峻山、田文居、劉鴻儒三人圍坐在一起喝茶,高峻山看完來信,一邊嘀咕一邊把信交給田文居。

這封信並不長,也就百十來個字,田文居掃了一眼就看完了,他就轉給了劉鴻儒看,劉鴻儒卻低頭看得很認真。

“會是什麼事情呢?”田文居也在思考。

高峻山站起身來,在營帳內踱起步,邊走邊說:“黃雲發,我曾經要他給我們收集一些域外的情報,這一定是與什麼情報有關。”

劉鴻儒也看完了信,他抬起頭來問高峻山:“秦王,你打算去見黃雲發嗎?”

高峻山毫不猶豫地回答:“見!一定要見。這封信是蔡芝山寫的,我們遠在二百裏外作戰,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蔡芝山是不會寫這封信的。”

田文居和劉鴻儒都表示讚同。

劉鴻儒問:“秦王,你打算現在就動身回平涼嗎?”

高峻山搖頭:“不,黃雲發的事再急,也要等拿下寧州後再說。”

高峻山本以為,曹文詔一回寧州,隻需易幟開城便可,如此簡單的事情,怎麼要等這麼多天?難道這回真的被他忽悠了?

在曹文詔離去的第十天,寧州那邊依舊沒有動靜。田文君和劉鴻儒都按耐不住了,他兩一致建議采取第二套方案,舉兵攻打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