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見對麵的翁大人提到聖祖十四歲便親政,有些不屑的瞟了他一眼,畢竟自己是站太後一黨的。他走出人群,俯首作揖道:“太後娘娘,老臣以為皇上年已滿十七,已然到了大婚的年紀,應當先大婚再親政,當年聖祖爺也是先大婚的。”
翁同龢回瞟了李鴻章一眼,我何不順水推舟,既大婚便親政,道:“李中堂所言極是,皇上年已滿十七,確實到了大婚年紀!”
禦史鄧承修,慷鏘有力的道:“臣以為應該先定後位人選,皇上親政,再進行大婚儀式。”
翁同龢未等慈禧和其他大臣開說,便急忙的,抱拳俯首,道:“臣附議!”
一些原本站光緒帝的大臣都聲聲道:“臣附議。”而一些中立的大臣見禦史鄧承修站出來,又見分庭抗禮的李中堂和翁大人都提議大婚,便也一起低頭俯身,道:“臣等附議”。
慈禧禁足皇上,竟未料到這幫大臣要讓自己歸政。就連自己的心腹大臣李鴻章也站出來提議讓皇上大婚,大婚便要親政,看來他們是在逼自己歸政了。眾臣意見統一,隻能先應下來,日後再做打算,道:“哀家也有這打算,早就和皇上商量過了,副都統葉赫那拉貴祥之女,今年二十,哀家覺得各方麵都適合皇上,便挑個吉日讓她進宮伺候皇上吧!等皇上親政再冊封皇後,眾卿家覺得如何?”眾臣聞言便明了,葉赫那拉貴祥之女乃太後娘娘的外甥女,太後娘娘既已答應歸政,皇後人選便由著太後吧。
隻有翁同龢心疼皇上,這哪是給皇上找貼心的人,這明明是安插個人,好時時刻刻監督皇上。皇上即使親政大婚,想讓太後娘娘完全歸政,恐難上加難!
眾臣聽後齊齊跪下,呼:“太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小寧子匆忙小跑著,進了皇上寢殿,想要將自己剛才聽見的喜事告訴皇上,跑的上氣不接下去,齜牙咧嘴笑著見皇上坐在裏麵,打了個千兒,道:“皇上,大喜!”
載湉坐在書桌前,手拿《貞觀政要》,抬眼看了一眼小寧子,見他急匆匆的衝進來,道:“小寧子,你是忘了昨夜太後娘娘的五十大板了嗎?太後就在大殿上,你這樣風風火火不怕被她逮著,將昨夜那頓板子賞給你。”小寧子笑盈盈道:“就算太後娘娘打奴才五十大板,奴才也甘願受罰!”
載湉翻著手中的書,挑眉看了他一眼,問:“到底有什麼大喜?”小寧子咯咯笑,道:“剛才奴才聽見大殿裏正在討論年下便讓皇上您親政。”
聞言載湉放下手中的書本,驚訝的走到小寧子身邊,扶著他問:“你說什麼?再說一遍!”小寧子緩緩的道:“奴才說皇上年下便要親政了!”
載湉撫掌大笑,不停的踱步。等了這麼多年,這一天終於要來了。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拉著小寧子,問:“你說的是真的?不是哄朕開心?”
小寧子笑著道:“是真的,奴才剛才偷偷聽到的,奴才怎敢欺君!”說完瞟了一眼皇上,又道:“皇上,還有一件喜事!”載湉側臉看著他,問:“還有一件喜事?”見小寧子吞吞吐吐的,便知曉,問:“大婚?舅舅家的表姐?”小寧子點點頭,自己怎能不知皇上的心,皇上不中意那位葉赫那拉小姐。見皇上微微蹙眉,剛才的那份激動像是被潑了一盆涼水,瞬間便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