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珍妃、風雲散(1 / 2)

自從坤寧殿三人被慈禧禁足之後,後宮頓時寂靜起來。這幾日隻有鈺舒和鈺雅循例前往壽康宮向慈禧請安,而慈禧因自己的大壽慶典事務繁多,也無心與她們倆多說話,每日略寒暄幾句,便都散了。

如此一來,鈺舒就顯得十分寂寞,如今嫣然被罰,無法與鈺舒相見。因宮規橫在前,鈺舒想要麵見嫣然,卻也不敢輕易打破宮規,隻得待在自己宮裏,看書畫畫打發時間。

臘月二十四,載湉告訴鈺舒,慈禧會在正月初一那日合宮大封,被禁足的幾人也會因她的壽典解禁,隻是和這次的合宮大封無緣。又說皇後因合宮大封之事,已被慈禧解禁。

鈺舒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便讓芊禾給嫣然送去了這個消息,嫣然讓芊禾給鈺舒帶了一句話,“初一那日讓她等著我!”

雖然嫣然無緣晉升,但她能趁機被解禁,這對於她和鈺舒來說,已經足夠了。

事實上,她們在除夕那日就解了禁,多日未見的好姐妹,終於在合宮宴上得與相見。宴席散後,自然相約回宮守歲,今日,鈺舒把載湉暫時放在一邊,因為她要陪嫣然。

而載湉也因要陪慈禧,並沒有立即趕來景仁宮,他也明白嫣然此時定在景仁宮,故他便送慈禧回宮之後又在壽康宮陪她守歲。

靜芬在壽康宮略坐了一會,便回了自己坤寧宮,想著明日各宮都會收到皇太後懿旨,不免有些傷懷和擔憂。

傷懷自己一個多月以來,抄寫了幾本經文,雖然都交給慈禧並且放在壽康宮的佛堂。但是慈禧好像並不滿意,對於她抄寫的經文,慈禧一眼都沒有看,好像就那麼隨意的否認了。

而她擔憂之事,是此次跟著一起大封的鈺舒,想她年紀輕輕便封妃,又頗得慈禧的歡心。若是她在生下皇長子,那自己的地位可能會不保。她想,她和珍嬪爭鬥了如此多年,終歸還是要輸的。

每到這種難過無助之時,她總是會翻出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就是那封來自於西去之人留下的書信。隻要拿著那書信,她的心中就能安慰一些,至少她覺得來世上一遭,曾有人真心對待過自己。

此時得以相聚的好姐妹,正手拉手挨著坐在一起,相互傾訴一月來不得見的思念,滿麵春風的交談著。

一番交談甚歡之後,殿內的氣氛漸漸平緩下來。

嫣然道:“這次被禁足,我想通了一件事,隻要皇後還是皇後,太後就永遠會站在皇後背後。雖然你背後有皇上,但是老佛爺若是動怒,皇上也沒有辦法能左右。所以我覺得,若是宮中沒有了皇後,那太後在後宮就少了一個臂膀。太後年歲漸長,總有一天會管不了後宮,所以我覺得你應該爭一爭,就當是為了皇上。”

她這是想讓鈺舒奪嫡,然而鈺舒並不想,其實不是她不想,而是她知道自己未來的結束。那又何必去折騰,反倒不如現在,隻做嬪妃,樂得輕鬆。

於是她道:“如今這樣挺好的,為何非要那後位。就如你所說,太後總有老的一天,等她老了,這宮裏還不是載湉說了算,我們就等著那個時候到來,”

嫣然歎道:“那時候何其之遠,我真害怕不能陪你到那個時候。就像這次我原本未做錯任何事,隻是在坤寧殿內說了句實話,便被太後禁足。這樣的事情,難保往後不會再發生,隻要皇後在,她總會想找你的麻煩。”

頓了頓,她又補充了一句,“更何況還有個劉希芸,雖然她和我一樣也因為皇後被禁足,但是她向來和皇後要好,她又指望著皇後幫襯。所以肯定還會繼續跟在皇後身後,皇後自然還是會和她站在一起,明日過後指不定她們又在一起說笑了。”

“明日再看吧,日子總要往後過得,不能因為害怕便胡思亂想,這樣可不是我他他拉鈺舒的作風。”

“我擔心你啊!”

“我懂,但是我們已經入了宮門,既來之則安之。”

“哎,不求順遂,隻求平安終老!”

隻求平安終老,這句話對於鈺舒來說何其之難,她苦笑了一下。今夜子時鍾聲敲響,她就二十歲了。她想,明日之後自己就是珍妃了,那麼距離自己被投井應該快了。

所以她不打算再去爭,她隻想要好好陪在載湉身邊,最後幾年,隻想要陪著他。

一八九四年,正月初一。

慈禧降下懿旨,因六十大壽,故褒獎晉升後宮嬪妃及王公大臣,皇恩浩蕩,大赦天下。

從這以後,雖然鈺舒晉升為珍妃,但是她選擇低調,除了循例的晨昏定省,每日見靜芬與希芸的時辰,她大多是敷衍行事,多數的光陰都是和嫣然相伴在寢宮。

可是這樣還是會讓別人想的有些多,如靜芬,她就認為鈺舒和嫣然定是躲在宮中密謀什麼,曾多次以自己為後宮之主探訪為由,進入景仁宮查看。然而她每次都是一無所獲,所以也隻能在自己宮中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