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岩是我爺爺,那個把女童拋入枯井的人,那個入獄三天就被槍決的人。
他在《風氏家族叫魂實錄》後麵的三頁總結,概括了自南北朝時期至乾隆年間的各種叫魂儀式,亦有自己獨到的認知與見解。
而且還為後人留下了一道謎題…;…;
筆記冗長且拗口,全文摘抄估計得兩三章,我將風岩的筆記再做個總結,大致了解一下就好,故事講到的時候自會明白。
(特別提醒:書有刪減及杜撰,切勿模仿!後果很嚴重!若你在淩晨之後看的這本書,千萬不要對著北麵牆壁喊叫,萬一正巧叫對了某個“東西”的名字,可能會看到一些不好的現象…;…;)
風岩的筆記概括如下:
叫魂又稱喊魂,所謂“萬家邪術,叫魂為根”,其在民間習俗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先解釋一些術語。
1、魂官
魂官亦稱引魂人,是一場叫魂儀式中的重要角色,他的作用是引魂歸來。
魂官經常會麵朝四方喊叫,喚起陰魂的注意,在某些高難度的叫魂儀式中,魂官還需揣摩陰魂生前的心理,以便要挾其歸來。
2、活屍
用來讓陰魂附體的人,稱為活屍,取名來源於“借屍還魂”一說。
活屍的年齡在12-16歲為最佳,而且必須是女孩,因為男孩的陽氣太重,陰魂不容易附體。年齡太小的話,自身意誌力不足,就會出現類似50年前的那場悲劇。
活屍是一場叫魂儀式中的核心人物,重中之重。
如果說魂官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話,活屍是絕對不可能的,叫魂這種民俗之所以沒有普及流傳的原因,正是活屍難尋。
一旦活屍出現差錯,即會導致可怕的後果,當年乾隆皇帝下令封殺叫魂民俗,也是這個原因。據說心懷不軌的人利用叫魂,已經危害到了朝政。
3、唱陽
叫魂儀式中魂官的喊話。
4、對陰
叫魂儀式中活屍的回話。
5、回門
回門就是磨砂的銅鏡,相傳銅鏡可炤魂,磨砂後,隻有陰魂才可通過。
在某些叫魂儀式中,把回門放於活屍的天靈蓋,陰魂可通過回門附體,自身的陽魂則不會丟失。
回門起到的是保險作用,可有可無。
其實風岩在筆記上寫的不是“回門”二字,而是門字框裏麵一個回字,這個字打不出來,據說讀作“hún”,和魂字的發音一樣。
重點來了,什麼是叫魂?
叫魂儀式的種類,按“邪”的程度依次排列如下。
1、拴衣喊願
這個不多說,就是給剛剛死去遺言沒說完的人叫魂,讓其說完最後的遺言。
算是一種惠及百姓的益術。
2、杯水喊驚
某些幼兒天生陽氣弱,容易被陰魂乘虛而入,以至於自身魂魄被擠走,變為孤魂野鬼。
父母如果沒心沒肺,一輩子都不會察覺,父母如果很愛孩子,就會靈魂出竅被克死。
杯水喊驚就是解決這一現象,替孩子找回魂魄、補充陽氣以及固魂,也是益術。
3、揚芡喊留
這個不常用,嚴格意義上也不算叫魂,據說隻是風氏祖上幾個人打賭,頭七到底會不會回魂的問題。
為了驗證頭七回魂的習俗是否為真,風氏就有一人想出了“揚芡”的辦法,在頭七當晚把家中各個角落灑滿芡,結果在屋頂(屋內的頂部)出現了三排腳印,這才知道陰魂是頭朝下倒著走的,而且很可能是被兩個東西押著回來探親。
風氏那個人好奇就找來活屍叫魂,想看看能否引魂附體,結果發生了一件無法想象的事情。
究竟是什麼事情,這個我後來有親身經曆,所以先不劇透。
4、滴血喊骨
顧名思義,給屍骨叫魂。
《葬經》雲:“蓋生者,氣之聚,凝結成骨,死而獨留。”意思就是,隻要骨頭不腐,魂魄便不會消散。
喊骨是最考驗魂官能力的一種叫魂儀式,優秀的魂官,甚至可以叫來千年幹屍的魂魄。
至於這種叫魂儀式的目的是什麼,風氏祖上記載為考古專用,辨別那些無名墓主的身份。
還有什麼作用,那得視情況而異。
5、佯葬喊魂
喊魂就是叫魂,所以佯葬喊魂是真正意義上的叫魂,它能讓年數已盡、正常死去的老人複活,多活十年。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或見過,有的老人已經入棺了卻突然醒來,然後安安穩穩地活了十年。
原因先不細說,總之,佯葬喊魂就是根據此原理操作的。
這種叫魂儀式最考驗活屍的能力,需要活屍有強大的意誌,將死人魂魄逼回身體,稍有不慎…;…;後麵會經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