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 沈括加入(1 / 2)

沈家對於突然而來的拜訪表現出了一個大家族應有的氣度。走入夢溪園中,整個園林廊橋閣樓,小溪流水,蔥蔥大樹聳立兩旁,幽靜無比。

寧澤感慨了一番,這樣的園林,在整個江寧都找不出來,不得不說,這沈括歸隱的地方選的倒是很不錯。

下人在前方帶路,寧澤讓阿貴提著所帶的禮物,兩人跟在後麵,到得客廳的時候,就見到了沈括。

沈括頜下留著長須,麵龐清秀,頭戴方巾,雙目炯炯有神。

落座之後,先是互通姓名,一番寒暄。沈括讓人上了茶之後,這才問起話來。

“不知道小友到訪,所謂何事?”

寧澤一路之上早就斟酌了多次,對於見到沈括之後,該如何說,心中已有底數。

“時下,論國人傳承文化根基;書畫藝術長河之中,實值近似萬浪湧奔,濤聲湍急之境。”他這一開口,說的並不是自己書院的事,而是談起了文化來。

與聰明人打交道,當然要用聰明的辦法。

沈括厲害的在於格物,寧澤的目的也正是這一方麵,不過格物在儀朝並不受重視,所以就得從儀朝如今重視的方向說起。

“如今我朝詩詞歌賦,書畫大家輩出,不知小友何出此言?”被寧澤的一番話說得愣了一下,這就是危言聳聽帶來的效果了。沈括來了興趣,直接問道。

“詩詞百花奔放,禮字千紫萬紅,如今我朝以這四項為主,然而到得如今,其實已經太過流於形式。若想有進一步的發展,恐怕已經很難。”寧澤緩緩道來。

沈括點了點頭,對於寧澤的這番話,還是比較認同的。儀朝立朝上百年,從最開始就是以禮字詩詞作為選拔人才的主要考核項目。經過上百年的發展,早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流程。比如詩詞,雖然也分成了婉約派、豪放派等等流派,但總體來說,也都成為儀詞,所有的格式也相差無幾。又比如書法,小楷、行書之類的,再怎麼變化,也不可能產生太大的創新突破。即便之前在縣試之上,寧澤另辟蹊徑,作了一副草書,震驚了眾人,但也不過是為了應付縣試而已。

寧澤見沈括點頭,又繼續道:”綜觀我朝曆史,出現諸多作品,大多缺乏底蘊,筆墨空洞,輪回速成,假借創新,談不出文化傳承。更何至於靜穆之美、文氣之息,真能一泓清水之凈,甘醇味化之覺“

說到這裏,他話鋒一轉:“先生想必已經深有體會,在下就不好多說了。不過在下這一次前來的目的,其實是仰慕先生在格物之上的見解造詣。”

“哦?格物?”沈括眉頭一挑,一聽寧澤說起格物,頓時精神一振。想他一生,為了儀朝的格物學,簡直可以說是殫精竭慮。但整體風氣如此,任憑他如何努力,到如今也最多是在一些匠人商人眼裏覺得有些作用而已。真正想要用到朝堂之上,還不知道有多遠的路要走。每每想到此節,心中不由鬱鬱難安。

如今他年歲已大,也沒有了早年拚搏努力的心思,深感推廣格物之艱難,但求在夢溪園中,能將自己這些年所思所見,記錄成刊,以流傳後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