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德化街上的婦幼大樓(2 / 3)

幾年前在大學路的金水河邊一些集郵愛好者自發的組織集會進行交換,吸引了很多集郵者和舊貨交換者,慢慢的形成了一個舊貨交換市場,有郵票,有錢幣,有字畫,還有賣吃的,玩的,舊家具的。後來,在大學路中原路交叉口北側的郵政所蓋起了新樓,空出了一個大廳留給郵票愛好者,中州的郵市就這樣不聲不響的建立了起來,現在想找到自己心儀的郵票大家都是跑到那裏尋找。王曜也在想,自己是不是也應該去那裏看一下。

“兒子,別亂跑,人多。當心拍花子給你弄走。”劉雅嚇唬了一下王曜,拉著兒子就走進了婦幼大樓。小時候這裏曾經是王曜的天堂,因為這裏有各種各樣的玩具,雖然可能隻是一隻鐵皮小雞或者一個鐵皮汽車,但是每每那鮮豔的顏色都會吸引著王曜。而且八十年代的玩具雖然品種很少,但是質量卻非常好,經常可以玩很多年都不壞。不像若幹年後的玩具,又貴質量又不好,但是動輒幾塊十幾塊的價格也足以讓很多人望而卻步。王曜就記得自己曾經有一輛綠色的鐵皮警車,裝三節二號電池,可以發出警燈的光芒和響亮的警笛聲,那時候每當自己拿出這件玩具,小朋友的羨慕眼光就足以讓自己收獲滿足,但那也是自己唯一的一箭在婦幼收獲的玩具。現在,王曜當然對於玩具專櫃沒有了興趣。

王曜的興趣在於商場的布局,小時候從來不在意,現在看到覺得好有意思啊。

婦幼的內堂並不大,左右兩排高高的紅色實木櫃台,把顧客隔在櫃台外,櫃台上放著成匹的布,顧客可以自己摩挲著布料的厚薄,選到自己中意的花色後,跟櫃台裏的師傅說好自己需要做什麼衣服,大概的尺寸是多少後,櫃台師傅會幫你計算好你需要多少布料,絕不會讓你買的不夠,但是也絕不會讓你買多了,尺寸往往算的非常精確,然後拿著大大的裁縫剪一衝,就把裁好的布料折疊好,用大草紙一包,係上紙麻繩,然後用夾子加好。最好玩的就是在商店的角落裏有一個完全封閉的收銀台。從收銀台裏像蜘蛛網一樣伸出數條鐵絲通向各個櫃台。

剛才的師傅把布料夾在鐵絲上,夾子在鐵絲上就像纜車一樣,師傅用力一滑,布料就滑到收銀台了,收銀台裏的結賬的人看看是否貨物屬實,然後把計算好的小票連同布料再滑回櫃台,賣布師傅看完價錢告訴顧客,顧客掏出皺巴巴的鈔票夾在小票上再次滑到收銀台,一會兒工夫連同小票和找零的鈔票就再次順著鐵絲滑回到櫃台,賣布師傅把找好的零錢和布料遞給顧客,這次交易就算完成了。顧客不用自己跑去收銀,賣布的不能直接接觸鈔票,收銀的既能監督布料是否貨物對版,又能專心的收錢不與顧客接觸。真的是發揮這個時代的聰明才智。王曜有時候都想如果是後世商場還是這樣,多有意思,抬頭就能看見貨物和鈔票頭頂飛。

當然也有不好的,所有的櫃台都對著一個收銀台,如果同時十幾個方向的東西都跑到收銀台,收錢的人的速度就會很慢,而且她也分不清前來後到,也許有的線已經結了四五單了,有的線一單都沒有結,特別是星期太人多的時候,所以經常有幾分鍾買完東西,結賬卻需要等半個小時時間的情況。如果顧客在等的同時又買了別的東西,等待的時間會更長。所以小時候來婦幼也是王曜最痛苦的事,幹巴巴的等一個兩個小時是常有的事。所以這種收銀方式在改革南風漸來的情況下,迅速的消失在曆史長河中了。

今天還不錯,媽媽不上班,一大早就來了,顧客還沒多少,很快就給自己選了一塊卡其色的布料,然後媽媽又猶豫了一下,最後咬咬牙,終於還是為自己買了一塊早就想要的紅白小花的花布,準備自己做一條連衣裙。

“走吧,咱們去圖書館吧。”劉雅拉著王曜就要走,十分害怕王曜跟自己要玩具,剛才咬牙買了一條花布的錢可不少,實在不能給兒子買玩具了。仔細,節約是經曆了那個物資匱乏時代人的共同特征。

王曜從媽媽急切的動作中猜出了媽媽的心思,但是如果什麼都不做,媽媽會不會覺得自己和以前不太一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