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一路上都在教訓兒子,以後再不準做這麼危險的事情。王曜連忙答應,心裏暖暖的。
走出德化街,就是中州的地標建築二七紀念塔,中州市的市中心。紀念塔是為了紀念二七大罷工中犧牲的施洋等烈士修建的,最早是一座15米的木塔建築,後來年久失修,在1971年重新建成的11層雙身並聯式混凝土塔,內裏有二七大罷工的史料,照片以及一些老物件的陳列。是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就像到了京城要在天安門照相一樣。來了中州,二七紀念塔也是必須要留念拍照的地方。
“兒子,媽帶你上二七塔吧?”
不過對於王曜,上輩子去過好幾次了,早就對他沒什麼好奇了。“不用了媽,我昨天身上有擦傷,我怕傷疤裂了。”
又是惹得劉雅一陣心疼。還好不用再上塔了,現在上塔還要買票呢,一次兩毛錢,雖然不貴,但是王曜一點興趣也沒有。
“兒子,你知道嗎?原來咱家就在二七塔旁邊呢。後來蓋新塔,被拆遷了,才搬到現在咱住的地方。”
“不會吧?媽,原來咱家在中州市的正中心?”王曜有點不敢相信,上輩子怎麼沒有聽媽媽說過啊。那豈不是說咱家原來很牛啊,要是不搬走,等幾十年後,那不得一平方幾十萬。
劉雅露出一絲尷尬的神情,“我隻說在旁邊,又沒說挨著塔。”吹牛被質疑了。劉雅指著對著二七塔的西大街,“咱家原來在那,修三中時占了咱家的房子。”
王曜這才恍然大悟,嚇了一跳,還真以為原來的家在塔旁邊呢,還好,這樣也不用遺憾了,要不老覺得憑空丟了好幾百萬。
不過確實離二七塔挺近的,走路也不過幾百米。
“咱家要是原來在塔旁邊多好啊,那不就是市中心了。”王曜露出神往的表情。結果被媽媽的一句話就給嚇回去了。
“拉到吧?二七塔就是在施洋烈士受刑的遺址上建的,這裏原來是北洋軍閥的刑場,再往北一點就是老墳崗,都是墳地。住在這,你不害怕老貓猴啊。”
王曜惡寒了一下,原來中州的商圈最早是一片這樣的地方。不過還好,中州最好的公園現在是西邊的碧沙崗公園,也是北伐將士的埋骨之地。因為馮玉祥將軍的一句“碧血丹心,血染黃沙。”而得名碧沙崗。中州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想在這裏找個跟戰爭不相關的地方也真難。
就連二七塔所在的街道都叫解放路,還是跟戰爭能聯係上,不過現在好像每個城市都有一條解放路吧。
“咚咚咚”從二七上巨大的鍾表傳出的報時聲可以傳遍半個城市,當然等到高大建築物紛紛聳立的時候,就再也不能聽到這悠揚的鍾聲了。
王曜抬頭看看二七塔頂,巨大的鍾表,以及閃閃發亮的紅星。感慨著隨著時代的進步,無論曾經多麼輝煌的過去都會成為曆史。還好自己來了,自己要以此作為自己的激勵,時刻提醒自己,如果想要一直矗立在時代浪潮上,就不能停止前進的腳步。隨即啞然失笑,自己還沒有搞清楚到底這是一個什麼時代呢,就立下了這麼宏偉的誌願。
解放路上有中州最大的新華書店。一到星期天,買書的青年會把這裏變成擁擠的集貿市場,買一本書需要費盡全身的力氣,好像打仗一樣。特別是這幾年,總會不定時有一些好書出現,是過去十幾年不能看到的書,青年們就更加亢奮。每當這時侯,王曜都不敢去新華書店,因為總是被擠哭。爸爸和媽媽有時候也會來這裏給自己買點連環畫,王曜還記得自己小時候有一箱子小人書,自己最早的閱讀欲望和對世界的了解就來自這些小人書。很感激爸爸媽媽在並不寬裕的生活中還能為自己打開一道知識的大門。
不過今天的目標不是新華書店,是大石橋的中州圖書館。這裏才是中州市最大的知識海洋。80年代初普通工人的工資是二十多元,一本書幾毛錢的售價在後世看著不高,但對於要維持一家人生活的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菲的開銷。免費借閱才是廣大青年最喜歡的方式,一到星期天,中州圖書館就是人山人海的。到了八十年代後期,社會上開始廣泛的漲工資,王曜的爸爸現在每個月基本能開到一百多了,媽媽在大型國企,每個月能開到二百多了。已經算得上是中州的高薪階層了。但是王曜知道隨著而來的大通脹會讓爸爸媽媽多少年艱苦樸素積攢的工資化為烏有。但這不是一個家庭所能避免的,整個社會都是這樣。
據後世的統計數據表明,被譽為黃金時代的八十年代,經濟數據彙總並不比其他年代高。但是為什麼人們普遍覺得八十年代是一個黃金時代呢?
隨便舉個例子:中國曆年鐵路裏程和每個年代的裏程增長率和絕對增長量
1950年2.22萬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