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曆史不但有趣而且能發人深省,我挺喜歡看曆史的,但是怎麼提升眼界呢?”龔自強可不會就這麼被王曜唬著。
“先生說,民國曾經有過黃金十年,文化與言論管製的放鬆,經濟的快速進步,不同文化的碰撞與融合期。人民普遍滿懷希望,政治體製改革,青年熱情高,但是十年之後是什麼呢?內亂,工業體係的不完善,農業體係的大崩潰。”王曜侃侃而談。
龔自強卻有點冒汗,這些標簽又何嚐不是八十年代的標簽呢?難道曆史的要重複?
王曜似乎知道龔自強在想什麼:“先生還說,曆史雖然會重複,但不會簡單的重複,因此知史鑒今的作用就在這裏。”
對於莫須有的老教授,王曜要描述的越詳細才越能讓龔自強相信。
“先生二十年代留學美利堅,遊學普林斯頓,初學物理,歸國後空有一身本領卻沒有用武之地,後改投實業,精研經濟,後在民國政府任職,解放後曆次運動不能幸免。至今先生對於自身再無想法,惟願中華富強。”
“先生本來打算就這樣默默無聞渡過殘生,但是恰巧碰上我收郵票,賣郵票。先生認為我有經商天賦,後來就收我為弟子,傳我商海搏擊之術,希望我能經濟報國。後偶然得知我認識龔叔叔,先生雖然對於政治心生畏懼,但是還是不想看到國家遭受損失。讓我用言語試探叔叔,如果叔叔願意擔起責任,仗義執言,以後先生會不定期的為龔叔叔出謀劃策。如果當初叔叔畏難不言,就不會再有後來這些事了。”
原來是這樣啊,怪不得這人有一身本事卻不敢冒頭。龔自強也理解這位老人。
“王曜啊,能不能請你勸勸老先生啊,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不再用出身來分別好人壞人,現在國家正在搞經濟建設,正需要老先生這樣的人才啊。能不能請你轉達我的請求呢?”龔自強言語殷切。
王曜當然不會轉達了,因為沒有這個人,而且那樣的話,自己還有什麼用。
“嗬嗬,龔叔叔,我算先生的親傳弟子,你呢?可以做個掛名的。以後就由我向龔叔叔傳道解惑。”王曜笑笑。
“你?”龔自強差點氣笑了,讓一個孩子教自己?
“嗬嗬,先生也說了你肯定會小瞧我的。所以教我說一些話,如果龔叔叔覺得有用,可以幫幫我的忙,以後有什麼問題可以通過我轉達。如果龔叔叔覺得我一會兒所說的無用,王曜以後都不會再來煩龔叔叔了。”
“先生講讀史增加自己的格局,但是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所經曆的事情不同,那麼格局就會不同,先生從未當過大官,因此格局也有限,最多也就可以把自己假想為一省高官,所以下麵就以省級高官來做分析。”
龔自強聳聳肩,頗有興味的等著王曜說話,不過在此之前龔自強先說了一句,“王曜啊,你別老是先生先生的,聽著跟舊社會一樣。”
這就是王曜的聰明,與細節處就讓你覺得跟真的一樣。
“這不怨我,是我家先生非要我這樣稱呼他的,他以前也是這樣稱呼自己的老師的。豫省,中原文明發源之地,曆來有雲‘得中原者得天下’但自北宋滅亡,豫省遠離政治中心,隻餘一個地理中心而已。現在的豫省隻是一個農業大省而已,經濟要發展,需要兩條腿走路,工業,農業必不可少。(第三產業什麼的在八十年代講還太早,王曜自己省略了這些)工業分重工輕工,豫省的工業實在是不值一提。”
龔自強不樂意了,“什麼叫不值一提,洛陽的一拖,中州的二砂,哪個不是亞洲最大?棉紡,電纜廠,電線廠,哪個不是名優產品,名揚全國?安鋼,平媒,義煤。”
王曜笑了一下,“叔叔,我還以為你要說幾十個呢?連我一雙手指都沒說完呢。”
龔自強的臉有點陰了。因為王曜的話不好聽,但卻是真的,國家大搞二三線建設時,工業都轉移到臨近的鄂省,陝省山區了,豫省的大別山區雖然也是山區,但是缺水缺電,並不適合大幅建設。現在鄂省有二汽,陝省有西飛。豫省還是隻有一五時期的一拖。
“格局,站在一省位置上,那麼就要讓城市連成線,工業成體係,簡單舉個例子,滬上市合資大眾生產了桑塔納,頭一年90%零部件都要靠進口,後來國產化率越來越高,最初的配套產品哪裏生產的最多?豫省,不是說豫省不適合做工業。但是近幾年為什麼豫省的汽車零配件越來越少被滬上大眾訂購呢?這涉及一個工業體係配套,臨近滬上的江浙這幾年很多私人小廠開始生產汽車零配件,他們比豫省的企業天然具有路程近的優勢,這樣產品運輸價格就低,就可以比豫省的企業更有競爭力。並不是他們的質量比我們豫省的高,而是人家可以和滬上形成一個工業配套體係。現在豫省還有幾個可以為大眾配套,但隨著江浙企業越來越多,早晚也會把這幾個豫省的汽車零配件企業擠出市場。”
“叔叔可能會說,不過是幾個私營小廠,不影響經濟大局。可是叔叔算過帳嗎?桑塔納到今年已經下線1萬5千輛了,以後會更多,一輛車售價二十多萬,如果國產化率能達到80%,豫省的配套能占一半,能算多少生產總值呢?除去發動機等核心部件,豫省可以做的配套能達到整車的60%,如果拿下一半,僅已經生產的汽車量,理論上這些企業就可以貢獻7-8億的產值,但是因為豫省沒有相應的整車生產,不能形成體係配套,這些企業早晚會被淘汰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