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生活多磨礪(1 / 3)

一  “叮鈴鈴”書桌上唯一一部像是辦公室擺設的物品——電話機響了起來,陸芷琪習以為常的拿起話筒,又是誰要催貨啊?

“喂,您好。這裏是曜棟商貿,請問您是哪裏?”陸芷琪的語氣不急不躁,簡直就是溫婉大氣。這也是王曜的要求,不管誰接電話,都要禮貌,並且要先把公司名稱說出來。

別說,聽起來還真的高端大氣。不像現在有電話機的那些單位,接個電話都拽的跟個什麼似的。

“小陸吧,我是李德生啊。”電話是鴨鴨廠老大打來的,陸芷琪有點意外。

“是李廠啊。您怎麼想起來打電話了,要打也是我打啊,但是想著最近您可能很忙,就沒有敢打擾您。”陸芷琪回來後主要聯係的是錢穆,對於李德生親自打電話還是有點意外。

“客氣了,小陸。你們生意還好吧?”李德生的語氣有點低沉。

“挺好的,都是托了李廠的福了。”陸芷琪恭維著李德生。

“小陸啊,可別這麼說。這是商業合作,和某個人沒什麼關係,記住了啊,以後也要這麼說。”李德生很突兀的打斷了陸芷琪的奉承。

陸芷琪愣了一下,接著自己的話,李德生不是應該說大家發財嗎?自己剛才說的不過是奉承話啊。李德生的語氣透過電話聽起來也覺得不怎麼高興?為什麼啊?鴨鴨廠今年業績大好,李德生不是應該意氣風發的嗎?

“李廠,怎麼了?鴨鴨羽絨服今年大賣?鴨鴨廠不是應該……?”陸芷琪問道。

“哎,就是因為大賣。”李德生在電話那頭長歎一口氣,欲言又止。

不過該來的始終要來,李德生還是接著說了下去。

“就是因為鴨鴨羽絨服大賣,廠裏有些人認為我與你們的設計轉讓協議有賣廠之嫌。他們認為就算沒有新款設計,明年鴨鴨也依然是高枕無憂,現在已經有人偷偷的寄了匿名信到市委市府了,調查組已經進駐廠裏了。調查設計轉讓協議有沒有什麼內幕交易。”李德生有點意氣消沉還有種壓抑的憤怒情緒在其中。

陸芷琪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也驚了一下,連忙小聲把事情告訴王曜。

“小陸啊,你們王總在啊?”雖然聲音小,但是李德生也還是在電話裏聽到了一些。

一直以來,都是陸芷琪和李德生聯係,雖然李德生對一個十幾歲孩子有如此逆天的才能很感興趣,但是出於大人的驕傲,也沒有直接跟王曜有過交流。但是今天,不知道為什麼李德生想直接跟王曜交談一下。

陸芷琪看了一眼王曜,王曜在公司進入銷售階段後一直隱藏在幕後,前麵除了自己就是賴澤棟。陸芷琪也覺得很好,一個孩子站在台前肯定會引起非議的。但是今天得到的消息太驚人,陸芷琪也不知道怎麼辦了。幸好今天王曜也在這裏,陸芷琪沒來由的就對王曜很有信心。陸芷琪把電話筒遞給王曜。

“李廠長好,我是王曜。這麼長時間才第一次跟您通話,真是不好意思。”王曜不急不慌,神態淡定。陸芷琪在旁邊感歎王曜的心理素質真好。

雖然已經知道曜棟商貿的主事人是個孩子,但是當從電話中聽到稚嫩的童音時,李德生還是覺得像夢幻一樣。

“你好,第一次直接跟王總聯係就是不太好的消息,我才是不好意思。”李德生渾厚的聲音透過話筒傳過來,王曜就覺得似乎有種印象,一個樸實內斂又銳意進取的中年人。

“李廠長,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王曜也有種被雷擊的感覺,大好局麵下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簡直是難以想象。

經過李德生的簡短解釋,王曜這才知道發生了什麼。李德生原來隻是鴨鴨廠的一個車間主任,在老廠長的強烈推薦下,越過了幾個副廠長直接接任了廠長,自然會引起別人的不滿。

本來在今年外貿退單的情況下,已經讓幾個副廠長有了新的希望。但是鴨鴨廠今年的銷售大旺就會讓李德生坐穩廠長的位置,這當然會讓幾個心裏有想法的副廠失望。王曜的橫插一杠子就成了陰謀家的唯一希望。

咋看之下鴨鴨廠今年產銷兩旺,但是鴨鴨廠的利潤沒有王曜想象的高,王曜是作為豫省的總經銷,不用鴨鴨廠的人員和物資投入。但是其他幾個北方省大部分都是鴨鴨廠的直銷,人員,物資的支持就耗費了很多資源。另外就是共青城不通鐵路,運輸費也是一大頭。另外就是大範圍的廣告投入。根據預估,鴨鴨廠今年全年的利潤總額可能也就是一千多萬不到兩千萬。王曜的五百萬設計轉讓費就成了很多有心人攻擊李德生的武器。

他們隻根據今年的銷售業績就斷言李德生關於明年的擔憂是杞人憂天,鴨鴨廠不需要新設計也能傲視群雄。所以李德生和曜棟商貿之間的轉讓協議是否合理值得商榷。轉讓協議是廠務會決定的,他們不能再拿出來反對。就寫匿名信投到市政府,計委進行人身攻擊。

市政府在看到鴨鴨廠今年產銷兩旺的情況下,本來預計可以收到大額的利稅。但是當得知隻會有兩千萬的利潤總額時也隻是失望。現在有人舉報李德生可能有藏匿利潤,侵吞國家利益的時候就變成了憤怒。於是調查就變成了勢在必行。

“李廠長,怎麼能這麼算呢?鴨鴨原來一直是做外貿的,國內市場根本不了解,不做廣告怎麼可能推廣產品,打開銷路呢?你們市的市長是不懂經濟嗎?”王曜也滿腹怨言。

李德生長歎一口氣,“王總,我打電話不是跟你們抱怨什麼。隻是對將來可能給你們帶來的麻煩先說聲對不起吧。”

王曜頭皮一緊,有麻煩?也是啊,現在是八十年代末,本來就對私營企業有偏見,如果再牽涉到國有資產流失裏麵,說不定真的麻煩會很大呢。王曜有點惱怒,但是電話裏對李德生一點也沒有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