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財富沒有神話
初春的上海,籠罩在一片霧霾之中。天地灰蒙蒙的,把世界都浸潤在裏麵。
霧霾仿佛一堵牆,把每個人與遠處的世界分開,讓你不知道另一邊發生了什麼;又像打翻了一瓶墨水,墨水溢散在人的身體上,讓裸露的皮膚有一種黏糊糊的感覺,肺裏總覺得裝著什麼,想呼出去卻不行,渾身透著不舒服。
毗鄰外灘的一座酒店內,一場新書發布會即將舉行。酒店的大功率空調,讓室內暖意濃濃。封閉的環境,隔絕掉了霧霾的侵襲。與會者齊齊麵對一個方向而坐,那裏,一把靠背椅、一張小圓桌,桌上架著貼有各家媒體標誌的話筒。
主角終於落座。一身規矩而熨帖的黑色西裝,沒打領帶,灰色襯衫最上麵的一個扣子沒有係,領口略微隨意地敞開著——他就是榮鼎資本上海公司的投資副總監方玉斌,也是新書《財富沒有神話》的作者。
方玉斌大約一米七五的個頭,臉龐上一對濃眉尤其引人注目。濃眉之下,閃動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鼻梁高挺,嘴唇略厚。或許是頭一次麵對這麼多聽眾與記者,他顯得有些緊張,兩隻手不停搓著。
主持人介紹說:“方玉斌先生是投資界資深人士,他所供職的榮鼎資本是國內最負盛名的投資公司之一。方先生利用工作之餘,寫就了這本《財富沒有神話》。在充斥著各類財富神話的時代,方先生的書卻力圖告訴讀者,財富都是靠智慧與努力獲得的,甚至是有規律可循的。將用才華與汗水寫就的財富故事當成天馬行空的神話來讀,反而是一種誤解。”
主持人繼續說:“盡管這本書是方先生的處女作,但眾多專家卻評價,該書立論嚴謹,求證紮實,是難得一見的佳作。普通讀者則認為,這是一部深入淺出的作品,不像一般的經濟學著作,會給人艱澀難懂的印象。”
主持人話音剛落,就有聽眾舉手發問。接過話筒,一位女士說道:“方先生,你的新書裏有一章叫作‘投資英雄譜’,盤點了投資界的許多風雲人物。在這麼多人物中,令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
“索羅斯。”方玉斌不假思索地答道。
“為什麼呢?”提問者追問道。
談及自己熟悉的話題,方玉斌的緊張情緒緩解了許多,他不疾不徐地說:“對於索羅斯的行事風格,外界褒貶不一。但有一點,我想沒有人會否定,索羅斯用自己的實踐,顛覆了已有兩百多年傳統且風靡全世界的西方經濟學。”
方玉斌侃侃而談:“18世紀,英國天才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寫就皇皇巨著《國富論》。這本書,被後世譽為西方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在《國富論》中,亞當·斯密曾提出經濟人的假設,就是說經濟活動中的個人,應當具備兩個特點:自私與理性。這個觀點,一直被世人奉為圭臬。”
“但是,”方玉斌話鋒一轉,“並非金融專業科班出身,大學就讀於哲學係的索羅斯卻提出質疑。索羅斯認為,人一定是自私的,但並非理性。由此他得出一個結論,西方經濟學的基礎假設是不靠譜的。接下來,他把自己的理論運用到了實踐中。”
見聽眾都被自己的話語吸引,方玉斌信心更足:“其他投資者隻會埋頭分析經濟模型,但索羅斯還會揣摩人性。這一點,在1992年的英鎊彙率阻擊戰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方玉斌接著說:“當時,索羅斯以一人之力與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對峙。在下屬們忙著分析英國的經濟數據時,索羅斯卻在關注英國首相梅傑的電視講話。索羅斯發現,每次在公開場合談及英鎊彙率時,梅傑不但經常眨眼睛,而且手臂環抱於胸前。”
“眨眼睛的人,不自信。手環抱於胸前的人,在下意識保護自己。”方玉斌接著說,“索羅斯因此下決心,將豪賭繼續下去。他在一天之內拋出了40億英鎊賣單,把身家性命押了進去。最後的結局是,索羅斯的量子基金淨賺近10億美元,英國損失了7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