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星暉道:“我來看一下你們抗洪搶險的情況啊。”
賀宣文道:“您怎麼不提前打個電話通知一下縣裏呢?”
蘇星暉道:“我來是想要看看情況的,而不是為了幫你們的倒忙來的,我打了電話,你們怎麼也得去迎接一下吧?這不是耽誤事情嗎?”
賀宣文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腦袋。
蘇星暉便問起了樺山縣抗洪搶險的情況,賀宣文道:“整體來說,我們縣裏的抗洪搶險形勢還是不錯的,目前並沒有出現太大的險情,抗洪搶險人員也都很認真負責,沒有出現玩忽職守的情況……”
賀宣文很簡明扼要地將樺山縣目前抗洪搶險的形勢向蘇星暉彙報了一下,樺山縣的形勢確實還是不錯的,全縣相關領導都對今年的水情提起了高度的重視,他們基本上是全部都下到了各個不同的堤段進行指揮。
樺山縣的抗洪搶險人員到位早,人數也很多,他們早早地就上了堤,縣政府也調配了大師的抗洪物資,對樺山縣的堤段進行加固、加高,這是非常關鍵的。
樺山縣的堤段,雖然前幾年也整修過,不過還是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麵對一般的水情還不會有什麼問題,可是麵對今年這樣幾十年一遇的大洪水,就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了,所以這個問題是必須要引起重視的。
賀宣文雖然是今年才當上縣長,不過他對水利工作並不是沒有經驗,他這幾年也參與了樺山縣的水利工作,而且他很虛心好學,今年的汛情裏,他虛心向那些水利專家學習,天天都呆在堤上,也迅成長了起來。
賀宣文雖然還稱不上是什麼水利專家,但是他作為一縣之長,以身作則,每天帶頭在大堤上守著,這對全縣幹部群眾的士氣鼓勵效果是非常巨大的。
蘇星暉一邊聽賀宣文向他彙報,一邊點著頭,對賀宣文,他還是很放心的,每次他到樺山縣來,都看到賀宣文呆在大堤上。
這也讓他想起了自己九八年在崇津縣當縣長的時候,他那個時候也跟現在的賀宣文一樣,幾乎是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都呆在大堤上,也隻有這樣,才能帶動全縣的幹部群眾,讓他們眾誌成城,萬眾一心,最終才取得了那一次抗洪搶險的最終勝利。
等賀宣文說完,蘇星暉問道:“那你們樺山縣有沒有什麼困難?比如在抗洪物資上有沒有困難?如果有困難的話,就跟我說。”
賀宣文道:“現在暫時還沒有什麼困難,在抗洪物資上還是比較豐富的,之前天氣預報今年有大雨,縣裏囤積了不少抗洪物資,市裏也送了不少抗洪物資過來,薪火基金會這些天也都送了不少抗洪物資過來,您看,那些帳篷就都是他們送過來的。”
那些帳篷,蘇星暉當然都看見了,上麵還寫著薪火基金會的名字,這也是薪火基金會的一貫風格。
蘇星暉看著剛才賀宣文指揮大家在加固的那段堤段,他問道:“這裏有險情嗎?”
賀宣文道:“算是險情吧,前兩天水位太高,風太大,浪把這地方掏了一個洞,不過被及時現,我們用大塊的塊石拋下去把洞給堵了起來,險情已經基本上排除了,不過為了更加保險,我們繼續拋石護堤,今天水利局的專家說這裏不會出什麼大問題了。”
蘇星暉仔細看了看這段堤段,他也算得上是半個水利專家了,他一邊看,一邊詢問著身邊的幾位水利專家,直到確認這裏不會出問題,他這才放心。
蘇星暉又點了點頭,他便沿著大堤向前走去,賀宣文、丁慶勇、翟英傑等人都跟在了他的身後。
蘇星暉看著那些在大堤上背著沙包奔跑的人群,他也並沒有去詢問他們什麼問題,這個時候,向他們問問題隻是添亂,這裏的抗洪形勢如何,他一眼就能夠看出來了。
走了一會兒,後麵一群人追了上來,氣喘籲籲的,等他們追上來,一個中年人喊道:“蘇書記,您來了啊!”
蘇星暉轉身一看,原來是樺山縣委書記錢厚德,應該是有人給他打了電話,他知道蘇星暉到樺山縣來了,所以就趕緊上堤來見蘇星暉了。
蘇星暉道:“老錢,你跑那麼快幹什麼?慢點跑,你也不是年輕人了。”
錢厚德笑道:“蘇書記您來了,我能不快點過來嗎?我還想早點聆聽您的教誨呢。”
蘇星暉道:“行了,我就是來看看你們縣裏的抗洪形勢的,沒什麼教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