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相信,隻要他們一起努力,總有一天中國會站到世界科技的頂峰的,這是中國人的底氣。
中國在過去幾千年裏,大部分時間都站在世界之巔,隻不過最近一百多年落後了,所以,所有的中國人都希望中國能夠早日回到世界之巔。
正是這樣的信念,才讓中國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通過幾十年的奮鬥,重新屹立在了世界民族之林。
現在嶙山市的展曆程,就正是中國這幾十年改革開放之後的展曆程的縮影。
所以,他們都對蘇星暉的這句話十分認同。
幾人說著話,走向了這片棚戶區。
這片棚戶區的西邊已經被拆遷了,現在各種建築機械正在裏麵作業,拆除一片片的建築物,工地上塵土飛揚,喧鬧非常,不過也莫名讓人感受到一種生氣和一種希望。
畢竟這片棚戶區原來的那些建築物實在是太破敗了,特別是那些本地老百姓自己搭建的房屋,大部分都是油毛氈蓋頂的,這麼多年風吹雨打的,早就破爛不堪了,這片棚戶區在現在越來越大的嶙山市區,就像是嶙山市區的一塊傷疤。
現在拆除這些建築物,就等於是把這塊傷疤給除掉了,以後這片棚戶區,會修建一片商業區和住宅區,成為嶙山市區的一個亮點。
看著這片正在拆除的棚戶區,蘇星暉很是振奮,萬事開頭難,這事現在已經開頭了,這個項目基本上就沒有多大問題了。
而這片棚戶區的東邊暫時還沒有拆除,不過在建築物的牆上,也都寫上了被圈住的“拆”字,看上去已經沒有人在這裏居住了,這裏的人應該也都搬走了。
這一大片建築物靜靜地躺在那裏,也等著建築機械去將它們拆除。
翁景曜向蘇星暉介紹道:“蘇書記,這邊是最早簽下拆遷合同的地區之一,所以都可以拆了,等這邊拆完,就要拆剩下的這一片了。”
蘇星暉道:“這裏是哪個公司的地皮?”
翁景曜道:“這裏原來是市印刷廠的地方,買下這塊地皮的是香港米氏集團的房地產開公司,他們的資金已經全部到位,等這塊地方一拆完,他們的樓盤就可以開了。”
蘇星暉問道:“那拆遷補償都付清了吧?”
翁景曜道:“米氏集團可不差錢,他們的資金早就到位了,拆遷補償合同一簽下來,錢馬上就都付清了,他們的錢一付清,這些拆遷戶們就馬上都搬走了,有一部分住進了米氏集團的安置房,有一部分領了租房補貼之後,都租了房搬走了,所以現在這一片棚戶區都可以拆了。”
蘇星暉點了點頭道:“這一片棚戶區是不是就是我們那一次雪災的時候帶方書記來看過的地方?”
方中霖那一次雪災的時候到嶙山來視察,當時就來過這片棚戶區看過,不過這片棚戶區太大,建築物風格都差不多,現在又拆成了這副樣子,蘇星暉也有大半年沒來這裏了,所以他也有一些認不出來了。
翁景曜點頭道:“對,這就是那次方書記來視察過的地方,原來的市印刷廠的宿舍,說起來,他們能夠這麼快同意拆遷補償方案,跟您也是有關係的,那一次雪災,市裏對他們非常關心,解決了他們不少實際困難,所以啊,等雪災過去之後,這一帶的群眾就主動集體簽訂了拆遷補償協議。”
蘇星暉道:“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什麼道理?隻要咱們真心為人民群眾著想,大部分的人民群眾還是通情達理的,所以咱們一定要把工作做紮實,做到位,那麼自然就能水到渠成,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的。”
翁景曜和身後的人都是一臉凝重地點頭,如果說別的領導說這樣的話是唱高調,那麼蘇星暉說的他們絕對不會當成是唱高調,因為蘇星暉一直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話。
蘇星暉走到了一塊巨大的牌子下麵,這塊牌子豎在那片正在被拆除的建築物旁邊,是這個項目的項目簡介牌,上麵寫著這個項目的承建商,正是香港米氏集團旗下的房地產開公司。
項目簡介牌上還寫了一些這個項目的情況簡介,在這片地皮上,將會建起幾棟商業樓盤,幾棟寫字樓,還有一些商品房小區。
另外有一塊牌子上麵是今後這片商業區和住宅區建成之後的效果圖,那效果圖上,高樓林立,流光溢彩,跟現在的棚戶區比起來,那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完全是兩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