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抗戰曾經在地方工作多年,也做過省級領導,他的能力還是很強的,現在雖然年紀大了,被調回了京城,但是他還是鎮得住場子的。
因此,高層領導最終決定,讓於抗戰接任江右省委書記一職,這也算是臨危受命了。
於抗戰已經是年過六旬,接近退休年齡了,現在也沒有什麼權位之心,但是在這個關鍵時刻,他還是慨然接受了這個任命,去江右省收拾這個爛攤子。
不過,他也向6正弘提出了這樣一個要求,希望6正弘把蘇星暉派到江右省去,協助他工作。
蘇星暉這才算明白,6正弘為什麼這麼急著給他打電話,讓他到京城來。
蘇星暉稍一沉吟,便問道:“爸,非得去江右嗎?”
6正弘道:“怎麼?你不想去?”
蘇星暉道:“也不是不想去,現在嶙山市好多事情都是剛開了一個頭,我這就離開了,心裏會有一些記掛。”
6正弘道:“這個沒事,嶙山市的情況我還是很了解的,各項工作都走上了正軌,可是江右省的情況目前不是太好,你得去幫幫你於叔叔。”
江右省的情況,蘇星暉當然還是挺清楚的,他本來就在那裏工作過,當過崇津縣長和縣委書記。
而柯誌方在江右當過省長,而於俊楚現在還是澄江市長呢。
當年蘇星暉去崇津縣工作,就是因為柯誌方去江右當省長,也是需要一位得力幹將去幫他,沒想到,現在於抗戰也想讓蘇星暉去幫他了。
柯誌方執政期間,江右省的經濟展還是不錯的,一度排名全國gdp中上遊。
不過,後來他調走之後,江右省的情況又恢複了老樣子。
江右省地方勢力太強,太過於保守,內耗也嚴重,這是他們最大的問題,這些年,他們內部的爭鬥愈演愈烈,除少數地區之外,官場作風很成問題,經濟增也慢了下來,把柯誌方執政時的大好形勢浪費得一幹二淨。
這讓蘇星暉也是很遺憾,不過他現在是鞭長莫及,管不到江右的事,因此也隻能是罷了。
於抗戰去了江右,雖然是省委書記,可是他等於是一個光杆司令,雖然兒子於俊楚是澄江市長,可是根據任職回避製度,他去了江右,於俊楚就得調走,不能留在江右,於情於理,他確實應該找個人幫他。
而這個人,還有誰能比蘇星暉更加合適呢?
蘇星暉現在的職務是市委書記,去了江右,至少也是一方諸侯,而且蘇星暉的能力之強,同年齡段的幹部裏,無出其右者,再加上他在江右工作過,在江右有一定的人脈,他去江右,對於抗戰一定是一個非常大的助力。
一想到這裏,蘇星暉緩緩點頭道:“行,那我就去江右。”
聽了蘇星暉的話,6正弘滿意地點頭道:“好,那你就盡快把嶙山市那邊的工作交接一下,準備去江右,對了,嶙山下一任市委書記,你有什麼想法?”
蘇星暉認真想了想道:“我還是覺得鍾玉澤同誌比較合適。”
鍾玉澤確實比較合適,他雖然隻當了一年的嶙山市長,可是他擔任嶙山市委副書記多年,資曆早就足夠了,而他的性格也還是比較沉穩的,在嶙山市委書記這個位置上也還是鎮得住場子的。
鍾玉澤自從擔任嶙山市長以來,工作非常認真努力,甚至可以說是拚命,特別是前兩個月的水災,他一個五十多歲的人,一直呆在第一線,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所以他這樣的表現也讓蘇星暉對他刮目相看,現在他便推薦了鍾玉澤。
6正弘點了點頭道:“行,你的推薦,組織上會考慮的,現在你去見一下你於叔叔吧,他在家裏。”
蘇星暉也不需要跟6正弘客氣,他起身道:“那我過去了。”
蘇星暉出了6正弘的辦公室,便去了於抗戰的家裏。
於抗戰的家,在一個部委的宿舍樓裏,看上去普普通通,蘇星暉去之前給他打了個電話,他聽說蘇星暉來了,十分高興,讓蘇星暉趕緊過去,晚上在他那裏吃飯,他們好好喝幾杯。
很快,蘇星暉便到了於抗戰家裏,於抗戰家裏已經擺了一桌子菜,於抗戰夫婦倆正坐在客廳裏等他呢。
蘇星暉一進來,於抗戰便說:“星暉快坐,老陳把酒拿出來,我跟星暉好好喝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