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穿衣說起(1 / 2)

人生在世,衣、食、住、行為之必須,且在此四字經中,衣為。可見,衣著在人們的生活中,實在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

上溯到遠古時代,人類的祖先以獸皮、樹葉遮體時,大凡隻是為了護羞和禦寒而已。經過漫長的進化演變歲月之後,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展,人們對於衣著的關心和研究越來越多;如此,在衣著的後麵,就加上了“打扮”二字。所以,現代人的衣著打扮早已經不再是單單為了遮體護羞和抗禦寒冷了,其更深層的意義是追求美觀。當然,追求美觀需要考慮經濟方麵的因素,但無論如何,現代人的衣著是必須得考慮“美觀”二字的。比如說,如果一個人的經濟能力有限的話,即使他(她)不可能有能力隨心所欲地追求自己衣著的美觀,但他(她)仍然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設法使自己的衣著顯得更加漂亮一些;哪怕是不得已必須得在衣服上打個補丁時,也一定會考慮使用同種顏色、同種質地的布料,並且盡量地剪成合適、好看的形狀,並且使用相同顏色的線進行縫製,縫製的針腳要盡量地小巧好看,等等。

當曆史的車輪已經駛入21世紀的今天,服裝行業進入到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展新時期。文明的現代人對於自身衣著的關注,比以往任何一輩先人都更為突出;熱衷於衣著研究的人士越來越多,服裝的潮流洶湧澎湃,一浪高過一浪。且看在藍天白雲之下,人們衣著俏麗競顯風流;服裝設計者們每每出名,頻頻露臉;不同規模的時裝表演門庭若市,時裝模特兒們被捧若明星;服裝經營者們財運亨通,屢屢跡。

誠所謂一句老話:穿衣戴帽,各有所好,這話說的再好不過。無論是弄潮者、追潮者、落潮者,還是觀潮者,對此高見恐怕隻有肯而別無他論了。就筆者而言,實屬既不會弄潮,也不善追潮,又不甘落潮,隻不過在觀潮者的人群中濫竽充數而已罷了。但平心而論,對弄潮者和追潮者這兩類人,我並不持任何反對態度,而且還希望落潮者能夠努力追上潮流。仔細想想,人來世間一遭本不易,辛辛苦苦一生更不易;要奮鬥,要拚搏,要貢獻,還要無私奉獻,惟獨沒有給自己留點什麼;這包裹自身嘛,理應充分給以自由的。原則上講,隻要不傷大雅,穿著者本人感覺良好也就行了,大可不必顧忌旁人的議論。

本人觀潮者充當了將近半個世紀了,一貫感覺頗好,心安理得。回想兒時,家境本不富裕,故無力追潮,再者當時也幾乎沒有什麼潮。長大之後,一味地“奮鬥、拚搏”,根本就無暇顧潮,雖然當時已經時有小潮出現。稀裏糊塗結婚之後,工作、家務、帶孩子,搞得筋疲力盡的。此期間盡管潮已逐漸彙合成流了,卻一概地視而不見。老公亦不看重表麵現象,雖然常購新衣與之,然皆為大大的落潮之物也。相安無事,倒也不亦樂乎。但近來隨著女兒的一天天長大,一向在衣著問題上風平浪靜的三口之家之港灣裏,卻是再也無法平靜了,常常有一些小的風浪掀起。

說起來怪好笑的,掀起風浪者並非為自己的衣著不滿,她是個不講究衣著的孩子,一年四季校服不離身;即使國人最關注的“過大年,響大炮;穿新衣,戴新帽”的舊曆年時節,也從來不要求我們為她添置新衣,這一點很像小時候的我。當然,她現在的穿著不可能與3o多年前的我相比。對於她的爸爸穿什麼衣服,她也不多管。盡管這位堂堂戶主先生的穿著是絕對一般化的。如此,我們家每次掀起風波,其矛頭無一例外總是指向我的。什麼衣服太難看啦,褲子早過時啦,等等。天知道我當年穿第一條踩蹬褲的時候曾經下了多大的決心!不過,最讓她不能容忍的是我那幾雙最合腳的布鞋。幾次三番地解釋說,媽媽腳上有骨質增生,穿不了皮鞋,小家夥就是聽不進去,一到禮拜天就吵著讓她爸爸進城去給我買皮鞋。此外,還經常振振有辭地給我講很多大道理,說什麼衣著能表現出人的修養,甚至還說衣著能體現人的辦事能力!聽其所論似乎站得住腳,可讓我改掉這根深蒂固4o多年的生活習慣談何容易,真正讓我為難非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