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吹拂,麗日高照,明媚的春天來到了。在這萬物複蘇的美好季節,我突然想到了“國際愛鳥日”和我國的“愛鳥周”,並由此回想起生在我童年時代的一個親身經曆過的真實故事……
把這個真實故事寫出來的激情促使我寫下了以下文字,也謹以此段文字紀念我勤勞仁慈的母親……
………………………………………………………………………………………………………………………………………………………………
凡是看過馬戲團動物表演的人,無一不驚歎於那些動物演員們非凡的智力和高的演技。誠然,再優秀的動物明星也離不開訓獸師無數次的辛勤調教和訓練,但這些個生靈們本身所具有的靈性確也是不可否認的。姑且不論有關“義犬複仇”、“鸚鵡救主”等一係列感人至深的故事,也不涉及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無數個民間故事中那一幕幕優美動人的情節描述,在這裏我要講述的是自己親身經曆過的一個真實的故事。
大約在我1o歲那年的春天,一對喜鵲在我家大門前的一棵大楊樹上築起了一個好大的巢。望著漂亮的喜鵲“喳喳喳”地歡叫著在碧綠的新葉間輕盈地穿來飛去的,明媚的春日裏顯得更加喜氣洋洋。
就在那年仲夏的一個晚上,整整刮了一夜的大風。清晨,“喳喳喳”,“喳喳喳”,一陣陣喜鵲的叫聲把我們全家人都從睡夢中喚醒了。按照老家的習俗,清晨聽到喜鵲叫,意味著今天將會有喜事臨門,是一個再好不過的兆頭了。因此,雖說是晨夢被擾,但心裏邊卻還是非常高興的。但無奈這喜鵲一直叫個沒完,而且聽聲音不是停在一處叫。細細聽來,有時好象是落在樹枝上叫,有時好象是在地麵上叫,而有時又好象是飛在半空中叫;再仔細聽,那叫聲也非比尋常,一聲緊似一聲,似乎焦急萬分的樣子。
母親對我們兄妹幾個說:“今兒個這喜鵲叫得不對勁兒。你們快穿好衣服去外邊兒看看,是不是昨兒個夜裏的大風把它們的巢給吹下來了!”
我兄妹們素來喜歡那窩喜鵲,一聽這話心裏都很著急,於是二話沒說趕快起床往外跑。一出大門,一眼就看到了被母親不幸言中的一幕:大楊樹上的那個好大的喜鵲巢不見了!而更讓我們吃驚的是:被大風吹落下來尚未完全散架的那個好大的鳥巢裏,一隻羽毛未豐的小喜鵲正撲楞著小小的翅膀在嘶啞地慘叫呢!一對大喜鵲在落巢的周圍飛上飛下,但卻連一點辦法也沒有……
我們兄妹幾個一時沒了注意。
哥哥到底大了一點兒,楞了幾秒鍾後就急急地對我說:“這太危險了,一會兒跑來個貓兒或者狗兒什麼的,還不給吃掉了!我和弟弟看著,你快去告訴咱娘!”
我一聽有理,就急忙掉頭往回跑。這時候,父母親也都起床了,正在收拾一家人的被褥呢。母親聽明白我的話後略想一想就說:“有法子了!”
她一邊喊父親趕快把我們家養小雞的籠子找出來,一邊就和我一起跑到了“出事”的地點。來到落地的鳥巢前時,母親彎腰把那隻可愛,而此時又非常可憐的小喜鵲輕輕地捧在手裏,並伸出捧著小喜鵲的手,好讓大喜鵲看得清清楚楚。然後,我們娘兒幾個一邊招呼著大喜鵲,一邊慢慢地走回我家小院兒中。
這時候,父親已經把我們家那個用高粱杆兒紮成的雞籠子收拾好放在屋簷下的台階上了。母親把小喜鵲放進籠子裏,插好籠子的門,然後將籠子掛在了屋簷下。
做著這一切的時候,那一對大喜鵲一直飛飛落落,在屋簷周圍不遠不近的地方不停地叫著。一開始時,它們的叫聲很是慘烈。也許是看到我們不會傷害它們的孩子吧,慢慢地,它們就不那麼狂叫了。當我們都進入屋裏後,它們又和籠子裏的小喜鵲一呼一應地叫了好一會兒。再後來,籠子裏的小喜鵲漸漸安靜下來了,大喜鵲就飛走了。
之後,安靜下來後的小喜鵲不停地在籠子裏東張西望。不一會兒,一隻大喜鵲又飛了回來,它嘴裏銜著一條小蟲子,飛飛停停,一點一點地慢慢靠近籠子。我們連大氣也不敢出,直到看著它將小蟲子喂到小喜鵲的嘴巴裏,方才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從此之後,兩隻大喜鵲日日無數次地飛來飛去,辛勤地喂養著自己的孩子。
就這樣,小喜鵲在我們家的雞籠子裏慢慢地長大了,身上長出了豐滿而美麗的羽毛。喜鵲爸爸和喜鵲媽媽也不再害怕我們。即使我們兄妹們在院子裏玩耍,大聲嬉戲;父母親在院子裏幹活兒,甚至左鄰右舍的大人小孩來來往往,它們也照樣往返照顧小喜鵲,毫無怯意。小喜鵲呢,和我們已經成了好朋友了。母親偶爾取下籠子讓我們收拾鳥便,它會親昵地小聲叫喚,並輕輕地啄我們的手指。有時候,我們會親自捉一些小蟲子來喂它,它也會馬上張口高興地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