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 望山寨回謝大恩人(1 / 3)

(當年小小夫妻店,如今達生意興;重逢歡喜道不盡,更喜大哥也姓耿。)

耿家兄妹仨在景德鎮北門外給過世將近七年的梁老夫婦上完墳轉上大道之後,路邊上站著的可疑之人引起了耿正的注意。盡管很擔心有歹人在道上打劫,但他並沒有流露出一點兒聲色。不過,當他回頭望不見後麵的可疑人後,還是揚鞭驅趕大白騾盡量地加快趕路,以遠離那個曾經有飛賊出沒的是非之地。

如此,精神抖擻的大白騾拉著大塊頭的帶車棚平板車,載著耿家兄妹三人及其所有的行囊一路疾走。兩天後的半上午時分,坐在車前的耿正和耿直遠遠地望到,在前麵途經的東西大道北側,出現了一大片房舍。耿正駕馭大白騾以更快的度往前趕去,一眨眼的功夫就快到近前了!

“籲——”

耿正一聲召喚,大白騾立刻止住了疾走的步伐,輕輕晃一晃大腦袋穩穩地將騾車停靠在路邊上。

耿英從車裏探出頭來問:“是不是快到了?”

坐在左側車轅邊上的耿直說:“姐,這地方有點兒像呢,但房舍比原來多了不少耶!”

耿正說:“應該就是了!房舍多了很正常啊,都七年半了,哪裏有不生變化的呢!”

於是,兄妹三人都跳下車來,將各自的孝服脫了放到車裏,又拿出幹淨的外衣穿戴整齊了。耿正將招魂幡取了放到車內,耿英取出大紅色篷布,三人一起動手把車棚全部蒙上係紮好了。然後,耿正牽著大白騾,大家一起快步往西,朝著那一大片房舍走去。

很快就走到近前了,但路邊上原來那個小飯店的地方,如今已經變成了一個像模像樣的騾馬大店!再仔細觀察,門口兩邊各掛著一個醒目的招牌,左邊招牌上寫的是:望山寨耿記騾馬店;右邊招牌上寫的是:望山寨耿記飯莊。

耿正兄妹三人看了這兩個招牌,直瞪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半晌,耿直脫口而出:“怎麼,大哥和咱們同姓?還有飯莊,在哪裏啊?”

耿英說:“招牌掛在門口,肯定是在大院兒裏啦!”

耿正說:“別忙,我們打聽一下這家店主可是我們要找的那位大哥!”

這時候,有兩個約莫像本地人的老頭兒從騾馬店的門前走過,耿正趕快拱手問道:“請問二位老伯伯,這家店主是什麼時候在這個地方開店的?七年半之前就在這個位置上開夫妻小飯店的那位大哥叫什麼名字?現在哪裏?”

兩老頭兒麵麵相覷,其中的一個說:“怎麼?這位小兄弟你多長時間了沒有來過這裏?你這問的不就是一個人嗎!”

另一個老頭兒說:“你得了吧,出門人哪能像你我一樣對本村兒的人和事了如指掌呢,告訴他們就是了。這家店主名叫耿大業,是本村人,十年前就在這個位置開了一個小飯店,後來與青梅竹馬的本村李家閨女成婚,小夫妻倆一起開店。由於夫妻倆的人緣極好,生意越做越大,這不,兩前年小飯店就變成了騾馬店啦!當然,飯店的門麵也擴大了。諾,你們瞧,大院兒內西邊一溜兒十大間房子都是他們家開的飯店!哦,不,現在不叫飯店了,改叫飯莊!”

早先搭話的老頭兒也說:“進去吧,這裏吃住都是極方便的。對啦,你們還是故知呢,找你們的耿大哥去吧,他叫耿大業,已經有了一個五歲的男娃兒了!”

兄妹三人喜出望外。耿正連聲說:“多謝多謝!多謝二位老伯伯熱情指點!我們這就進去找耿大哥和耿大嫂了!”

“不謝不謝!”

倆老頭兒笑著走了。

耿英迅解開並掀起篷布的一角從車內取出大皮箱,耿直接過來提在手裏。耿英騰出手來趕快麻利地將篷布重新係紮好了。

耿正激動地牽起大白騾,耿英和耿直跟隨在大平板車的後麵,一起快步走進騾馬店的大門。這時候,一個年輕的夥計迎上來問:“請問三位客官,你們是來小店吃飯還是住宿啊?”

耿正說:“我們要見你們耿掌櫃的,麻煩您幫助通報一下好嗎?”

夥計說:“那好啊,請各位稍等片刻!”

說著一轉身邁開大步直衝正麵中間的一間房子去了。隨著夥計的身影,耿正看到在這間房子的門口掛著寫有“櫃房”的大木牌。

隻聽夥計一邊進門一邊大聲說:“耿掌櫃,快去看,有一掛用紅布蒙了的大騾車進咱們店了,一共三個人呢,說是要見你!”

話音剛落,那個讓耿正兄妹三人經常回憶起來的,並且由於回憶而越來越熟悉的大哥快步走出來了。七年半過去了,昔日的那個年輕大哥如今已經變成了一個結實的壯年漢子,但仍然還是一臉的善良和慈祥模樣。

看著眼前這麵帶欣喜且異常激動的三個年青人,耿大業一時間愣在了那裏。略停頓一下,他試探著問:“請問,你們是?”

耿正順手將大白騾的韁繩遞給那位報信的夥計。兄妹三人一起上前眼含熱淚給大哥深深施禮,耿正聲音哽咽地說:“大哥,您可記得七年半之前的夏天,山那邊生潰壩的當晚,您和大嫂曾經挽留落難的仨兄妹在您的小飯店裏住了一夜,還……”

耿大業傻傻地張大嘴巴:“啊!你們是……”

“是我們!我們要回老家去了,特地來看望您和大嫂的……”

“快請進屋說話!這騾車怎麼……”

“咱們慢慢細說!”

耿大業吩咐夥計將騾車趕進靠裏邊的大車棚內,將騾子卸了喂上草料。

夥計牽起大白騾進車棚去了。

耿大業伸出有力的大手抓住耿正的雙肩晃一晃,激動地大聲說:“好兄弟,好兄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