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準備獲得官職(1 / 2)

“怎麼樣衛公子可還滿意在下的劍術,我們比完詩歌和劍法,接下來你還想跟我比啥?

還比個毛啊。

衛仲道自己都不好意思再不下去了。

午後,蔡邕回來看見庭院中石頭上刻著“劍”字,他甚至能夠感受到這個字隱隱之中透射出一絲殺氣錯覺。

不禁點頭讚歎:“這個字寫得真是好,不知道是誰的佳作。”

下人回答道:“老爺,這個字是李公子早上練劍的時候刻上去的。”

“是震東嗎,原來他的書法還有如此造詣。”

蔡邕本就是書法名家,能夠獲得他的稱讚可見劉忠的書法已經小有成就,這也和他在前世修煉書法有很大的關係。

下人繼續說道:“劉公子不僅字寫得好,而且還會作詩。”

下人把李元在雅詩會作的詩念了出來,蔡邕聽完後感歎道:“此子真是個全才,謀略,書法,詩詞,武藝無一不會,能夠在晚年收到如此徒弟也算是我之幸。”

不過細想一下又覺得有些不妥,劉忠如此有才學之人怎麼會不喜讀書呢?真是有些看不明白這個家夥。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蔡邕不時帶著前往探訪朝中好友,將劉忠介紹給眾人,劉忠當然是樂於接受,能夠進入到蔡邕這一圈子,對他將來謀求官也會有不小的幫組。

劉忠知道很快滎陽將會有一場暴動,到時候朝廷會派出大軍鎮壓,接下來的洛陽也不會太平了。

這洛陽肯定是不能夠一直待下去的,這朝廷的爭鬥是很難纏的。

他就想要獲得一官半職能夠參與這場戰役,增加自己的名望,也為自己逃離這個是非之地做準備。

因此他才要成為蔡邕門生,但僅僅有蔡邕的支持還不夠,想要在朝上獲得皇帝親封,還需要有一個人的支持,那就是張讓!

蔡邕一係是士族與張讓屬於宦官本是對立,所以即使蔡邕願意幫劉忠某得官位。

但張讓肯定會反對,更何況現今天子更喜歡聽張讓的話,所以還需要對張讓下點功夫才行。

中平四年二月,一切都如劉忠所預料一樣,滎陽郡百姓起義,義軍攻打滎陽城斬殺主簿潘業,聲勢漸盛。天子立刻征召朝上群臣議事。

朝中,眾人正紛紛討論,看著雜亂的群臣,靈帝不禁有些厭煩。

張讓走出來斥責道:“都安靜,沒想到剛打退黃巾軍,現在又冒出來一批反賊,真是膽大包天,這些人著實罪惡之極,不能饒恕!”

蔡邕不禁暗中罵了一句,你張讓身在朝中自是不知道百姓的艱苦,要是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又有誰會反,這些起義的人都是被逼得走投無路才反的。

靈帝自是沒有太多的主意,看了一眼身旁的張讓,問道:“不知讓父有何妙計能夠鎮壓反賊。”

張讓拱手回答:“陛下,對於反賊我們無需心軟,隻需派遣大軍前往剿滅即可。”

“那就派皇甫嵩將軍和盧植各領兵二萬,前往滎陽鎮壓反賊。”靈帝心想上次打黃巾軍正是依靠這二人,這一回幹脆也派出這二人,可謂是輕車熟路了。

但是大將軍何進卻走出來阻止道:“陛下,萬萬不可派遣皇甫嵩將軍和盧植前往。”

“為何不能派他們領兵?”靈帝與張讓均是一臉的不解。

何進解釋道:“皇甫嵩將軍和盧植皆是我漢朝名將,上一次黃巾軍聲勢浩大,所以才派遣他們領兵鎮壓,但這次滎陽暴亂不過是小打小鬧,要是再派他們去那真是大材小用了,甚至會被有心人嘲諷我們堂堂大漢朝難道連小小反賊都要派遣朝中宿將前去剿滅,莫不是無人可用。”

“大將軍言之有理,那我們應派何人前往較好?”

“陛下,我弟何苗熟讀兵書精通軍略,派他前往鎮壓反賊最為合適。”

何進立馬推薦自家人,像這種又沒有太大危險,還能掌握兵馬混功績的任務當然是自家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