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苗帶領兵馬進城,看到地上散布著武器盔甲,將近兩千的俘虜被士兵看守,他實在不明白年紀輕輕的劉忠是怎麼在短短一個時辰內就攻陷滎陽的。
“何將軍,剛才我等已經統計好了,此次我等從西城門攻進滎陽,三千人士卒,重傷者一百五十人,輕傷者三百人,無死亡”
“叛軍五百四十人死亡,叛將趙立和李木皆已授首,逃跑有八百人餘,投降的多達三千六百人。”
劉忠把戰果彙報給何苗,如果不是因為兵力不夠,擒獲的俘虜絕對會更多。
何苗隻是象征性地點了點頭,雖然知道這是一場大勝,但是這跟他毫無關係,他一點也不開心。
劉忠在攻城的時候他還在營帳內睡覺,所以也沒心情聽劉忠彙報。隻是想著能不能撈點好處。
當晚劉忠就將三千士卒全部交還給何苗,因為這些士兵都是從洛陽帶出來的,除了大將軍何進之外其餘人都不能輕易調動。
如果沒有何進首肯,即使他想將兵權歸為己用也不現實,所以幹脆把兵權交還給何苗,讓他帶兵馬回洛陽,他則是在當晚帶著許諸和王武回返洛陽。
洛陽距離滎陽非常近,快馬騎行的不用一天就能抵達。
一天後,洛陽朝上,百官正在議事,守衛走進來說滎陽有捷報傳來。
劉忠已經返回洛陽,眾人聽了都感到十分驚訝,這才過去幾天而已,竟然這麼快就有戰果了,這也未免太過迅速了吧。
靈帝下令讓劉忠速速覲見。
“臣不辱使命,反賊叛軍經已鎮壓成功,賊將李木和趙立授首!。”
劉忠單膝跪下行禮說道,其實他擔心何苗會篡改功勞,所以戰事結束早早回洛陽傳送捷報。
“速速述說。”不僅是靈帝,何進,張讓和蔡邕等人都對此事十分關注。
於是劉忠將當時的情況完整地說了一遍,當說到到使用誘敵出城之計,力斬李木和趙立攻破滎陽的時候,盧植和皇甫嵩等沙場宿將均露出一絲欣賞的神色。
當然,劉忠也不傻,相反是個非常聰明的人,畢竟現實世界中爾虞我詐的事情多了去了。
雖然何苗在戰場上沒有出半點力,但他也不能把功勞全部站了,給何苗安了個功勞,以免引起大將軍何進的不滿。
聽完後靈帝十分高興。
“劉忠不愧是我朝中良將,雖然年紀輕輕,但已經能夠為我大漢排憂解難,此次能夠攻下滎陽應當為你記上首功!”
“陛下說的不錯,此一戰,劉忠當居首功。”
張讓收了劉忠的好處也幫他說上幾句好話,而且劉忠的表現相當給力,他也想趁此拉攏一下劉忠。
蔡邕聽聞劉忠表現如此出色,自然十分高興,王允等人臉上也露出欣慰的表情,辛辛苦苦為劉忠爭取的機會總算沒有白費。
“對了,何苗他人呢,怎麼不見他回來?”
大將軍何進沒有看到何苗不禁開口問道。
“啟稟大將軍,滎陽剛定,尚不穩定,因此何苗將軍率領兵馬鎮守滎陽,相信不久後他便會親自率領大軍返回。”
何進聽完後點了點頭,對靈帝說道:“陛下,滎陽官員都已被反賊斬殺,現在需要重新派人前去接手。”
“此等事情交給讓父安排即可。”
靈帝幹脆把事情全部交給張讓,張讓非常熟手,沒一會便安排好人手,可見他能夠讓靈帝稱其讓父,還是有一定能力的。
“劉忠,此次平叛反賊你戰功赫赫,賞黃金千兩,但涼州送來八百裏加急,胡人叛亂,朕封你為安北中郎將,給你五千軍馬馳援涼州。”
靈帝身邊有張讓的幫助,這馳援涼州也是劉忠最想要的,雖然那涼州不是什麼太平的地方,差不多算是鳥不拉屎之地。
但劉忠知道不出意外的話,這洛陽也不會有幾天好日子過了,真正的亂世馬上就要來臨。
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才是明智的選擇。
“謝謝陛下!”劉忠行禮拜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