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元向老子辭行之時老子並沒有任何驚訝:“汝在吾著三月,吾未曾相處讓汝脫困之法實在是有些慚愧。 ”
劉元見老子如此謙遜趕忙說到:“長者不必自責,這是元之命,元現在認了,再說元這一生活的也還算精彩,雖然有些遺憾,但是也不是不能離開人世了,所以長者千萬莫要因為元之事有所掛礙。”
“先生本位天下一等一的劍客,實力在大周也是極為出眾的,不知道先生可否讓吾與關尹見識一下先生的一生所學。”麵對劉元有些灰心的勸慰,老子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繞了一個圈子想讓劉元展露一下自己的一身所學。
對比,受了老子大慧的劉元自然沒有拒絕,阿青深受他的影響,一身所學幾乎全部來自於他,能在離開人世之前借助老子的手,為她留下一些真正脫凡俗的手段這正是劉元所願,即使有一個關尹在旁旁聽,劉元也不在乎,他本就不是什麼視技如珍的人。
“還請長者不吝賜教。”
“自然。”
當下兩人探討起來,劉元將自身修行以來所接觸所有的心得,理念,種種技法,各種秘訣盡數道出,其中有些還未出現於世間或者本該由佛門傳出的理念聽的老子大覺有益於自身。
在這期間,老子聽得或是沉吟,或是頷,或是微笑,或是搖頭……間或闡述自己的觀點,開始為劉元的武學道途去腐存青。
劉元也不是人說自己就信的人,兩人你來我往,互相述說著自己的理念,又融會貫通彼此之間的想法,往往要爭論許久,方才能留下一句真正適合劉元的精華。
足足七日,在老子的幫助下,劉元才梳理清楚自身駁雜的知識與根基,並且找出了解決的辦法。
要是還能再給他一甲子的時間,就算不能入劍道,他也能靠著自身純化了以後的根基重新控製住自身的真氣,解決掉百脈鬱結的暗傷,去硬抗一下天雷劫,衝擊一下地仙,可惜時不我待。
除了老子收獲不小,一直在旁邊旁聽的關尹子也自覺大有進益。
劉元的一番武道雖然實在是駁雜不堪,但是其中的各種理念卻絕對經得住時間的考驗,要不是劉元的境界實在是太低了,對於天地大道的感悟薄弱到幾乎沒有,這現在看起來駁雜的根基未必就不能讓他脫離前人的藩籬,走出一條獨屬於自己路。
有了劉元的這些理念,以後他關尹子要是實力到了,說不定能從這些理念裏麵別出機杼,以後脫離出老子的道,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如果真能如此,那他日後成就也是不可限量。
劉元在得出了解決辦法之後,就想離去了,可是就在這時,一直沒有怎麼出自己聲音的關尹卻讓劉元暫留腳步,不要急著走。
“先生與老師論道對吾大有裨益,老師恩情喜終生難報,唯有以後日日跟在身前服侍老師才能回報一二,先生之恩喜本也無以為報,但是觀先生之行為似乎想要為後人留下一些神通手段,喜有一神通願予先生,留與後人。”
看著一臉真誠的尹喜,劉元並為拒絕,這是尹喜償還因果的方法,劉元馬上就要死了,要是他能投胎,那這份因果就要等到他下一世才能回報,到時候他恐怕就要引劉元入道才能償還這次的因果,為了減少麻煩,尹喜才會如此急忙的欲以一道神通來解決他欠劉元的因果。
劉元本來也欠老子因果,隻是剛剛他將自己的一身所學,沒有任何保留的全部交了出來就是為了償還這段因果,還好劉元沒能在老子的幫助下入道,不然光憑他的所學,根本就不夠還清這段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