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鬼穀之後,劉元就失去了目標,開始東遊西逛了起來,順著自己的心情走,走到那邊算那邊。≧
在這期間他到過齊國,田常那小子還是完成了他的夢想,靠著多年的隱忍以田代齊,在戰國初年,稱雄一時,可惜王道之氣之下他在當上齊侯之後沒多久就離世了。
不過齊國公室倒是出了不少好手,也算對的起田常的培養了,而且劉元現了另外一股有可能是田常遺留下來的勢力,那股勢力與田常自身的階級有著天差地別,非但不為貴族勢力張目,反而為那些被漠視了的農民撐腰,行動之間倒是有幾分農民代表的樣子,甚至。
可惜,或許是因為田常那優柔寡斷的性格,這股勢力雖然很龐大,但是卻也很鬆散,根本不能形成一個高效的組織,既想站在貴族一方,又想維護農民的利益,他還是沒有真正成熟。
當年在他門下下的三傑裏楊朱天賦最好,墨翟目標最明確,隻有田常,雖然能忍人所不能忍,但是性格上的缺陷卻注定了他日後的成就。
墨翟的墨家雖然在墨翟消失了之後,雖然為了保全自己主動分裂了,行事也變的有些偏激了,但是他們最起碼還知道在麵對外敵的時候互相支援一把。
楊朱所創的楊朱之學更是在楊朱消失之後積極變通,變的迎合各國君侯,徹底的成為了戰國時代的顯學。
這其中要是沒有他那兩個傑出門人留下的手段,那就叫出鬼了,看著眼前的鍾南山,劉元抬步而上,老子雖然早就西出涵穀關了,但是昔年那個在他坐前聽道青年人卻已經成長了起來,樓觀道統之名在尹喜這麼多年的經營下已經聲傳天下了,既然到了鍾南山,劉元又怎麼能不見見這個當初的青年關尹。
在劉元拾級而上的時候,樓觀道之中的所有道士都已經被召集到了正殿之中,閉關多日正在衝擊天仙的文始真君在今日出關了,若是文始真君再進一步徹底甩開百家諸子,那他們樓觀道就真的可以在諸子百家之中獨占鼇頭了,雖然因為百家諸子這些年失蹤的失蹤,隕落的隕落,他們樓觀道已經有實力在在百家之中執牛耳了,但是開派祖師不徹底的在修為上甩開諸子,他們還是有些心虛,不敢直接稱自家為百家之。
當所有有資格上殿麵見文始真君之人恭立在大殿之內以後,眾人麵前本來空無一人的蒲團就出現了一個黑及腰,眼眸燦若星辰,一身氣息似要飛升的青年男子。
在男子出現以後,殿內恭立的那些道士就齊聲高唱道:“見過祖師。”
那男子回輯一禮:“諸位多禮,吾與家師同諸位齊在終南山練氣不過略有所成罷了,願與諸位同享大道之妙又豈敢當諸位如此尊崇。”
其下左立眾人之立即出聲道:“祖師與聖人願講道與吾等,吾等自當以弟子禮待祖師與聖人,莫非祖師覺得吾等德行不夠,還請祖師明言,吾等自當離去,以防壞了祖師與聖人門風與名聲。”
看著那個欲要流淚的身影,尹喜無奈的搖了搖頭,而那些同樣恭立在旁的那些道士則給他點了一個大大讚。
他們又不傻,怎麼可能不知道弟子與普通道友之間的差距,而且文始真君教授東西還不藏私,要知道仙道難難於上青天,能抓住這麼一個粗大腿,他們又怎麼可能放棄。
更別提作為門人弟子,他們在需要破關的時候還能借閱一下老子手書的五千道德言,你要不是門人弟子而是普通道友,你看看文始真君會不會借閱這種至寶,別說借閱了,就是你從什麼地方知道有這種至寶他都要給弄清楚,才能放心。
無法奈何這些“門人弟子”,尹喜也不再多做糾纏,今天他特意出關可不是為他們:“諸位還請打掃好山門,準備好當季鮮果,待會會有一位很久不見前輩來吾樓觀道,這位前輩乃是家師昔年之友,吾等切不可怠慢。”說完尹喜就閉上了眼睛,他相信這點小事還是難不倒這些門人弟子的。
沒用一會,那些“門人弟子”就用著一些簡單的術法打掃好了大殿,至於時令瓜果,早早就有人端了上來。
當這些道士準被好了之後,尹喜就起身離開了蒲團,向著外麵的廣場走去,走到了無數石條鋪成的廣場邊緣,他才定身停了下來。
那些本來跟在他身後的那些道士,也跟在身後挺立了身體在兩旁分開站立。
剛剛在山腰上轉過了一個彎,就元就看到了那個正在等待自己的身影,用出他教會自己的神通縮地成寸,劉元隻用了一步就從山腰到了尹喜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