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季開始的時間差不多是六月底左右, 算上加工,還有質檢一係列的時間,上市也要八月份左右了。

鍾江海特意核算了一下時間,新的那一批都趕在八月初的時候一塊兒開始上架。

值得讓人注意的一點是, 根據原本的記錄手冊可以看出來,每年的產量基本上是可以持平的。

就算多出來, 或者少一點,都不會在一百斤以內。

今年倒是本身就有些不同。

原本果園裏麵的記錄本是很齊全的,這一片果園區從九十年代就已經存在, 像是幸福果園這一片都是比較早的, 更不要說旁邊的果園了。

時間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果園裏麵有大概將近二十年的記錄。

這些記錄鍾晴差不多都是了解過的,產量一直比較恒定,也就是說賺錢也容易,賺大錢難。

之前的承包人為什麼著急轉手, 專門來投資的,花了重金請了技術顧問,結果卻沒有什麼用, 出於投資的角度, 這不算是一次成功的投資。

虧本不至於, 但是也白白浪費了兩年的時間。

尤其是上一次的比賽中, 果園的名次遠遠還不如上上次, 真的算計起來, 可不就是虧本的意思。

但是自從到了鍾晴手裏之後, 今年的產量可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比起來之前的恒定的產量來看, 隻是單單幾個月下來,產量在原本的基礎上麵說不上是翻倍,但是也絕對增長了不少,從采摘的數量看起來,就不難看出。

每一次的采摘鍾晴都是有記錄的,最後的總和算下來,可以說是多的驚人。

但是也就是這個原因,導致了副食品的增多,還有每天的三班製度。

從八月初開始,廠子裏麵就改成了三班製度,二十小時不停歇的連班,反正機器不會受不了,人也多了起來,鍾江海特意在旁邊又蓋了一排房子作為員工宿舍。

家住的遠的人是包住宿的,三班製度開始就加快了不少加工的效率,每天采摘過來的新鮮水果,都能在當天就加工完成,雖然費勁了一些,不過形成體係之後,倒是比之前還要好管理一些。

所以這一批貨供的也比想象中要快的多。

鍾晴拿到賬本的時間自然也是提前的。

鍾江海在果園裏麵晃悠了一圈,看著時間大概已經是早上十一點鍾左右,他準備回去收拾收拾就去一趟廠子,昨兩天送過去的貨還能撐住,最近采摘季過去的差不多,也就可以稍微的休息一下,所以工廠並沒有那麼忙碌。

他一邊走一邊還在計劃著,從廠子裏麵出來的時候要不要去一趟市裏,送貨是一方麵,收賬是另外一方麵。

準備和鍾晴打個招呼就走,鍾江海推開門,迎麵撲來的狗子就給了一個大驚喜。

那七個狗崽子現在已經不是狗崽子了,也就鍾江海和鍾晴還能分得清這幾個狗崽子,門房看門的大爺那是咋都分不清的。

別說這七個了,加上美美和大佬,一共九個。

美美和大佬正值壯年,又有了一窩崽子,樂的鍾晴和鍾江海幫它倆帶孩子,一天玩的那叫一個美滋滋。

七個狗崽子更是能浪,都還小,果園又大,撒開丫子在果園裏麵玩,有時候一天都見不到人,有時候熱了就自己窩在房間裏麵,伸展躺平,別提多自在了。

鍾江海進來麵對的就是這一窩自由自在的狗子。

而狗子的主人這個時候正坐在桌子邊上敲擊計算機。

鍾江海跨越了層層狗子障礙,總算是走到了鍾晴跟前,這個時候鍾晴已經是第四次算月賬了。

鍾江海就看她手底下來來回回,來來回回,這一遍又一遍的,說不出的著急。

“你這賬咋了?不對啊?算這麼多遍。”

鍾江海在旁邊坐下來,給自己倒了一杯水,一邊喝著一邊說著。

鍾晴把賬本遞給鍾江海,鍾江海低頭一看,又抬頭看看鍾晴,那眼神和剛才都不一樣了。

他看著賬麵上的數字,不敢置信。

每個月的賬本兩個人都是會過目的,鍾晴負責算賬,鍾江海負責核對,核對的主要就是存折和保險櫃這兩個項目。

經營的費用一般都是事先準備好的,所以不會從這些費用裏麵拿出來,自然所有的收益加在一起,就是上個月的所有利潤本錢。

正常的情況下,每個月的額度都是差不多的,有時候會多一點,有時候會少一點,但是正常情況,起伏都是不會超過一千塊的。

這個月漲的實在是有點猛。

導致鍾江海自己都抓起來計算器了。

破天荒。

鍾晴起身,又去給壺裏添了水,再一次回過來的時候,鍾江海也開始算起來第二遍了。

“叔,別算了。”

“啊?”

“你看,這一單是上次你和海城簽約之後的第一次供貨,比之前的合約上麵的多了大概三倍左右,他們是月結款,和咱們本地的不太一樣,走款要快一點。”

“還有就是一個大數量是從店裏麵的走量,比起來之前多了沒有一倍左右,但是也有三成。這個漲幅都是正常的,關鍵是你看這個,叔,這是昨天明亮發給我的訂單,我連夜做了一個彙總。”

鍾晴一邊在賬本上麵指著,一邊和鍾江海說著,這幾點都是比較明顯的漲幅,也是這個月收益增加的比較明顯的原因。

鍾江海抬頭,看著鍾晴說道:“那你是早就已經看出來了?”

鍾晴點頭,第一遍核對賬本的時候,鍾晴就找到了關鍵的地方,不然大學四年真是白上了?

“那你還一遍一遍的算。”

鍾江海以為鍾晴是認為自己算錯了,才會這樣一遍一遍的算,他自己也有點不敢相信,所以才會拿過來重複鍾晴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