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太陽好像要燒烤大地一樣,空氣中都彌漫著令人窒息的味道。
下了大巴,又走了十多分鍾的小路,風華總算回到了老家向塘村。
“呦?華子回來了?”
“華子,這是狀元回鄉啊!”
“有時間到三叔家玩啊!”
鄉裏鄉親的人看到風華回來了,都趕緊招呼到。
畢竟風華可是大學畢業,在這種樸實無華的鄉村裏,大學生還是很受待見,畢竟就算向塘村幾千人口,大學生也是屈指可數,而風華就是其中一個。
風華一邊回應到,一邊向家裏跑去。
向塘村,村如其名。村莊就坐落在池塘邊,幾乎每家每戶都一個或大或小的水潭或池塘。當然這其中並不是所有的池塘都是天然形成的。
而是得益於向塘村後山上有一個巨大的天池,天池常年不枯。
所以就造就了向塘村的數百池塘。
風家算是向塘村裏的巨型家族了,因為村裏百分之八十都是風氏姓氏。
剛到家門口,就看見老爸風敬趴在自家池塘邊憂心忡忡。
他家的池塘不算大,但也有1000多平方米。
“回來了!”風敬站起身來,愁眉不展。
風雲的老爹風敬,向塘村的村長。一個看著向老實巴交的農民,其實頗有智慧。這幾年上任村長以來帶著大家開荒種樹,擴修池塘,發家致富。使原本落後貧窮村莊,日子也過的紅紅火火了,威望如日中天。
不過最近風敬也為一些事頭痛,不知怎麼了,前段時間向塘村養殖的龍蝦,甲魚,家魚等水產品突然大片大片的死亡,著實急壞了風敬。
要知道現在正是這些水產品銷售旺季,如此一整,損失難以估計。
“爸,還沒找出原因嗎?”
風華看著眼前的自家池塘,池塘的事他知道。不過看著清澈透明的水麵,就連他都不相信這樣的水還養不活魚。
“沒呢!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好幾撥專家來看過,也帶水檢測過,但檢測報告都是沒有問題。”
風敬拍了拍褲子,點吐出煙頭,搖頭道。兒子回來,他本應高興,可是看著眼前找不出原因的池塘一點也沒心情。
“剛好你回來,下午帶著你三叔五伯他們去河神廟祭拜一下。”
正所謂病急亂投醫,看著自家池塘找不出原因來,有人就說,是不是把十多年的前廢棄的河神廟修起來。因為風敬身為工黨官員還是一個老黨員,肯定是不能帶頭宣傳迷信封建思想。
“爸,我知道了。”
風華點了點頭,雖然他也不相信這種迷信說法。不過也知道就算沒用,也能小小的安撫一下鄉親們。算是討一個好彩頭。
……
……
下午兩點左右,風華吃過飯後,就帶著幾個堂叔堂伯的前往河神廟。
廢棄的河神廟位於向塘村的後山上,在天池的下半山腰。原本這個廢棄的廟宇十多麵前也是香火旺盛,不過那時工黨政府正在打擊封建迷信,所以最後河神廟被推垮,漸漸的淡出人們的視野中。
雖然山下的路一句平坦,但是一旦進山,山路崎嶇不平。不過此時的風景不錯,天很藍,一眼望去,色彩綠就充滿了風華的眼睛。由於現在正是春夏之交,所以一路上的野花也是曾次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