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1章 《武穆遺書》中神秘的第九種拳法(1 / 3)

金庸先生在武俠《射雕英雄傳》與《倚天屠龍記》中提到了嶽飛所著的兵書和武功精要《武穆遺書》,很多人都認為中的情節全是虛構的,認為《武穆遺書》也是虛構的,現實中根本就沒有。實則不然,《武穆遺書》現實中確實是存在的,並且《武穆遺書》中的武功在現實中也有流傳。

《武穆遺書》中的拳法也被人稱為嶽家拳,嶽家拳是中國較為完整地流傳下來的漢族傳統拳術之一,這門拳術為民族英雄嶽飛根據自身所學結合與敵作戰中實戰而創立,傳說為內家拳形意拳母拳,流傳至今已八百多年。嶽家拳誕生於軍中,專門為士兵作戰殺敵而創編,故以實戰著稱。

嶽家拳的每招每式都講究實用,不追求花架與外形的刻意美觀。流傳下來的拳術套路主要有一字拳、二梅花、三門樁、四門架、五法、六合、七星、八法、九連環、十字樁。十套拳法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而且每一套動作都古樸自然,緊湊嚴密,節奏鮮明,簡單易學。其中的任何單招單式,都可以為練習者在實戰中具體應用。

聊東省常青市的內家拳高手陳威遠練的就是《武穆遺書》中神秘的第九種拳法九連環拳,陳威遠曾得高人指點,學得九連環拳的真東西,後在聊東省常青市傳播九連環拳的九種神秘功法。

陳威遠練習這門拳法不重視其套路,而更加重視這裏邊包含的九個功法。這九個功法既是長功夫的功架,同時也是九連環拳的九種打法,每種功法打法練上身都甚是霸道。

如今九連環拳套路在湖北省黃梅縣一代仍有流傳,但是其中的九個功法已瀕臨失傳,會者寥寥無幾,而九連環拳的核心就是這九勢功法。

九連環拳九勢打法分別為:1.童子拜佛2.懷中抱笏(笏為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3.迎風撣塵4.老媽納鞋5.皰祖捆豬6.魯班刨木7.武穆瀝槍8.樵夫靠山9.滿肚疼。

陳威遠老爺子擅長使用九連環拳中的第三式中的迎風撣塵和第四式中的老媽納鞋。東北的諸多高手都敗在了陳威遠老爺子的手下。老爺子曾廣收門徒,門人弟子眾多,但是真正堅持下來,並且把功夫練上身的隻有他的徒弟樊軍一人。很多人不理解老爺子所傳授的功法,還以為老爺子不教真的,很多人都離開他而去,背離師門,老爺子一氣之下,宣布從此不再收徒。

陳威遠老爺子所傳的九連環拳這九勢打法很是難練而且枯燥,練起來時,從外形看起來似乎和武術、格鬥看起來沒有關係,仿佛風馬牛不相及,實則是在練習武術的螺旋勁與兵器勁。

陳威遠老爺子講這門功夫練上身之後,還需要出去遍訪名師,與人交手,積累經驗,從而才能驗證所學。真正的傳統武術講究的是身備五弓,即兩臂弓、兩腿弓,脊柱弓。高手是能夠做到把自身的重量,通過自身五張弓將其重量與力量凝聚一個點,再通過一個好的角度,“射”到對方的身上,也就是武術中所講的“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

陳威遠所傳的這門九連環拳非常注重外三合與內三合的訓練,正所謂外三合為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內三合為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陳威遠認為外三合和內三合練不出來,則勁力不整不透。所以入門者先從外三合練起,外三合為入門基礎。

韓雪東在與武癡宋國維還有戳腳翻子的掌門人於洪波打過之後,他突然覺得傳統武術根本就無法打得過他所練的武術散打。他也在想武俠故事的流傳、還有過去的武林傳說,究竟有多少是真的?不過,他還是堅信傳統武術一定會有真東西的,隻是他沒見過而已。畢竟冷兵器時期,祖輩們行兵打仗,都是練習傳統武術出身的。

一天,韓雪東問他的師父張樹仁,“咱們中國練習傳統武術的還有高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