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學霸陳長生(2 / 2)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阿房宮賦》裏早就說過,你再看看《史記項羽本紀》‘裏麵說項羽引兵西屠鹹陽,殺寢降王子嬰,燒秦宮室,三月不止。’史書上明明白白寫著,哪裏有問題了?”

反駁這種老教授就要從他最擅長的方向進行,陳長生恰好對史記很有研究,當年在靈隱寺除了經書能看的東西不多,一套史記差點被他翻爛。

他說道:“《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說,阿房宮從開始修建道最後停工有四年時間,但是根據記載和現存遺跡僅僅前殿就達到了54萬平方米的地基,當時秦國同時修建了長城及秦始皇陵,全國能夠征用的徭役有幾人?

像阿房宮這麼大規模的建築,四年時間能修建多少我認為很值得懷疑,畢竟以清朝的國力一個圓明園就修建了近百年的時間。我認為阿房宮有可能直到秦朝滅亡都沒修好,更別提被毀一說。”

老教授瞠目結舌,沒想到陳長生居然說了一通大道理,而且確實是存在這種可能性。

但是他還是不能相信,他繼續說:“《史記》中……”

“史記中說的是秦宮被燒,並不是阿房宮,當時秦朝的宮殿在鹹陽,有沒有可能燒毀的是鹹陽宮呢?”

“那《阿房宮賦》上也說了。”

陳長生搖搖頭:“老師您應該知道文學創作是有很多都存在作者的想象,再者杜牧的那首詩更多的是文學作品而不是史詩,上麵充滿了想象,根本不能作為正史使用。”

老教授終於沒話說了,隻能不斷的翻書試圖尋找證據,但陳長生說的有理有據,確實沒什麼毛病。

老教授忍不住問:“那你覺得項羽沒有燒阿房宮嗎?”

陳長生搖頭,如果他家族記載沒錯的話項羽確實沒做過這件事:“史書流失嚴重,當年劉邦當上皇帝,第一件事就是修改史書,我想項羽到底做沒做靠漢代史書記載很難確定真相,但究竟曆史如何恐怕還得老師您這樣的專家來尋找。”

老教授忍不住露出笑容,點頭道:“你做的很好,給我提供了一個新的觀點,看樣子你對史記很有鑽研?”

“鑽研談不上,比較喜歡史書,平時也愛瞎思考,恰好這一段曆史被刪除,我就忍不住亂想起來,當不得真。”

老教授搖搖頭:“研究曆史就要有這種精神,既要承認曆史又要勇於懷疑,這一點你比我強得多,下課有時間沒,去我辦公室咱們可以仔細研討一下史記上的記載,你這麼一說我也覺得有很多東西值得商榷和思考。”

“我也覺得史記中那一點可能存在誤差,您看……”

一教室的人全傻了,老教授是什麼人?

全校最難纏的老師,連校領導都害怕的人物。

兩人剛才差點沒打起來,看老教授那模樣說不定就要被人氣死。

現在呢?

兩個人居然完全無視教室中坐著的一百多號人,就這麼聊起了《史記》,聊到興奮的時候老教授還拿出了紙筆,跟小學生似得聽陳長生分析,連連點頭稱是。

這兩人身份簡直對調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