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孫大跟三娘(1 / 2)

俗話說的好,韓信點兵步步為營。 在做任何事之前不妨深思熟慮一番,不打無準備之仗就是這個理兒。

雖說我們這次不是打仗,但這怎麼也算是戰役前夕的台兒莊。七十多年前誰都不會想到一個小小的村莊竟然引了世界大戰,同樣誰都不會想到墓裏麵到底存在著什麼樣東西。可能是古董文物,也有可能是一堆枯骨,甚至有可能是一些常人理解不了的東西。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在來之前我可是好好地科普了一下當地曆史。

晉王墓在河南申城,位於河南南部地區,東鄰安徽,南接湖北,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漢間的戰略要地。申城自古以來人傑地靈,英雄豪傑輩出,孕育過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楚國名相孫叔敖,北宋宰相司馬光,上將許世友,鄧穎等著名曆史人物,同樣也是華夏文明的祥地之一。

申城市下轄地區有很多,淮縣就是其中一個,而晉王墓所處的位置也是在縣裏麵的一個屯子裏。

先說一下淮縣,淮縣是中國五千年曆史上第一個以“縣”命名的地方,素有“天下第一縣”之稱。曆史悠久,人傑地靈。公元前1122年周文王分封賜土,羽達建淮國至今,已曆數三千多年。

周文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封神演義裏麵食子吐兔的一幕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晉王就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三子,周武王姬的異母弟,周朝諸侯國晉國始封君。

同時他也是晉姓始祖,也就是說晉王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姓晉的人。他的後人遍布現在全球各地,其中不乏商界富豪跟政治圈有頭有臉的人物。

我跟餘厚土抵達淮縣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本來三個小時的路程硬是被我花了五個小時才趕到。倒不是我那輛夏利不給力,而是路上堵的放眼望去全是大大小小的甲殼蟲。而且是越往中心地帶遊人越多,甚至還有著不少黃藍眼的老外。

我停好車後跟餘厚土進了一家麵館,任何一個地方隻有在街邊小店裏麵才能感覺到當地的風俗特色。因為當時正值下午所以吃飯的人也比較少,我跟餘厚土一邊吃著麵一邊跟店老板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餘厚土這廝不愧是偵察兵出身,一碗麵還沒吃完就把老板的話原原本本地給套出來了。

話說當年晉國戰敗,晉王戰死沙場的日子就是今天。今天的日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三月三,還有一個名字叫做上巳節。當年的晉王被兩手反綁,嘴裏銜著玉璧,士兵們袒背,抬著棺材跟從到了中軍之中。

後人為了紀念這個年頭久遠的祖宗在每年的今天都會進行追悼。今年也不例外,整個縣裏麵的人比平日裏多了三倍有餘。據店老板說多出來的人基本上都是姓晉的,就連那些黃藍眼的老外們也都是晉王的後人,可以說全世界姓晉的人在今天基本上來了個七七八八。

餘厚土顯然是不能理解老外跟晉王的關係:“我隻聽過基因變異,這他娘的連種族都能變異不成?”

店老板被餘厚土這一出搞得也是好生樂嗬:“這位小哥,俗話說滄海桑田,這時間一久了嘛就沒有啥子是咱們能夠想得到的。”

餘厚土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緊接隨後又搖了搖頭,我不等餘厚土再次問放下飯錢就拉著他往外走。眼巴地天兒都要黑了,若是任由餘厚土說個不停指不定能給我扯到人類的起源史去。

在車上我給王雷打了個電話,按照他給的地址一路向北駛去。下午六七點差不多是吃晚飯的時間,因為路上車輛的減少我們行的也是頗快。

半個小時後我到了一個偏僻的屯子,王家兄弟倆應該就住在這裏。

果不其然,車燈剛閃了兩下就見不遠處一個墩胖的身影向我們這裏走來。來的人我跟餘厚土都不陌生,正是前來接引的王雷。王雷還是我當初第一次見他時的模樣,一身衣服穿的都能揭下來一層灰似得。如果不是先前的三百萬,我怎麼都不會想到這廝也是個土豪級別的人物。

王雷屬於那種三句話不說開口必笑的主。一見到我跟餘厚土還沒開始說話就笑了起來:“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啊!”

我是深知王雷為人秉性所以並沒有搭理他。可身邊的餘厚土竟然伸出了兩隻手一把握了上去:“同誌們辛苦了,接下來的就交給我倆吧!”

王雷也沒想到餘厚土會是那麼隨和,於是一邊揉著握紅的手一邊問道:“不知閣下怎麼稱呼?”

“啥閣下房下的!以後叫我厚土就成!”餘厚土初中還沒畢業就輟了學,對王雷整的這套也是十分知兩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