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炸在德國參加了漢諾威工業展,那裏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德國政府推動的工業4.0運動。現場有很多認識的不認識的人來詢問創新教父的看法,他都笑而不語,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王炸在現場看到了一個所謂的工業4.0的典範,說是一個製造機械的工廠發明了一台咖啡機,可以在給顧客定製咖啡的同時在咖啡杯上寫上顧客的名字,王炸偷笑不已,悄悄跟身邊的hice德國分公司負責人說:“我看到了一個笑話,這樣的定製毫無價值、毫無想象力。”
沒想到這句話被耳朵靈敏的一個德國記者聽到了,回去就下了一個報道,說是引用中國創新教父的話,“德國工業4.0計劃毫無價值、毫無想象力”。
一時間德國媒體大嘩,德國網民很憤怒,紛紛譴責來自中國的知名企業家不知道德國製造的精妙,“滾出德國”之類的話語不絕於耳。
不過呢,高段位一點的德國網民如大學生群體以上,對來自中國的創新教父還是有一定的敬畏之心,畢竟,這是創造了兩家高市值上市公司的創業家,一家手機公司殺出低利潤時代的重圍,斬獲300億美元市值,一家汽車公司,隱然是新能源時代的佼佼者,市值已經突破600億美元,總共900億美元的市值。
要知道,德國的經典汽車廠bmw市值還不到500億美金。
而且人家還能幫助德國分流50%的難民,這是一般****企業家能做到的嗎?
傳聞教父來到德國是為了汽車公司的高級轎車h5做準備,這是hice第一次準備向高端品味汽車進軍,所以要來高端汽車雲集的德國來招攬人才或者直接在這裏建造工廠。
這個傳聞基本靠譜,不過,德國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王炸這一次要建造的工廠完全是超出他們預估的,是孟買貧民窟工坊廉租房的升級版,叫“學工住一體化工廠”。
它包括了學習、工作和住宿三大功能,將會跟德國的技工學校、大學合作,讓學校的實習生過來實踐,挑起市值高過寶馬的公司的高端汽車產品生產線的建造大梁,在老師傅的帶領下從零開始,不但是他們學習深化自身知識的機會,也是晉級正式工作的橋梁,還是將來工作之後居住的宿舍。
這是學長製學習製度和工坊廉租房的結合體,居民不再從事簡單的手工業,而是在後院有一個無塵車間,一般隻有機械臂在裏麵操勞,居民們則負責管理機器。
整個工廠的生產線和機器管理的知識被分割成非常細致的模塊,任何大學生都有可能從零開始獲得知識積分,逐漸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熟練的技術工人和工程師。
即使是一個文科生,假如世道不好,文科生難以謀生,他們都可以申請來工廠居住,做一個好學的學生,從充當免費勞力的初級開始,一步步走向技工的人生巔峰。
如此一來,王炸的工廠可以獲得大量的擁有巨大潛力的初級工程師,在人力資源昂貴的德國照樣獲得成本優勢。所以他的想法是不需要品牌溢價,真正要做出高質量的產品,並且盡量便宜地賣給消費者。
他的目標是,從h5開始,hice的汽車要在質量上比肩寶馬,但是售價低得多。二戰的時候,日本的飛行員越打越少,而美國的飛行員越打越多,主要原因是日本沒有完善的培訓製度,而美國的飛行員一旦達到一定的水平就派回去當教官。
現在王炸發明的學長製更是把這個製度發揮到極致,隻要掌握一個知識點就可以當教官,不需要額外的資質,可以釋放學長們的潛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培養技術工人。
這個製度在創客小鎮已經慢慢的完善起來,這一次就讓德國佬見識一下中國人創新能力,在他們的老窩幹一票。
麵對德國媒體對自己那番言論的批評,王炸在社交網絡上進行親自回應,稱:“在咖啡杯上打上顧客名字的辦法為什麼愚蠢?因為看上去就愚蠢。由此可見,其實顧客是並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東西。所謂的高效定製化生產不僅對生產流程提出了要求,對顧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們認為,假如有所謂的工業4.0的話,那就是開放工業,工廠不再是閉門造車的地方,而是開放的地方,任何人,主要是有需求的顧客,可以輕而易舉地進入工廠來學習製造的流程和方法,他們要學習的知識點不需要太多。
所以我們把知識點進行了拆分,顧客隻需要挑選自己需要的來學習,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專家級別的定製,而不是打上名字這種廉價而蒼白的定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