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一湄笑著謝過靳尋,在心裏啊啊啊尖叫。
要見到男神了,他還記得自己嗎?
可能早就忘了吧,畢竟現在她不是以前那個小胖妹了。
到了電視台,朱麗麗與她們佯作初見,態度不遠不近,分寸拿捏的很好。
明一湄坐在桌子對麵,恭敬地聽經紀人熟練地與節目組打交道,她在心裏暗想,這裏坐的恐怕個個都是人精,她得多學著點。
談下來,雙方都覺得很滿意,靳尋替明一湄做主簽了合同。
“……如果不是遇上電視台籌備全新綜藝,你恐怕很難撈到這麼好的機會。簽約金不算太高,身價是根據嘉賓名氣開的,等以後你曝光率上去就好了。”
明一湄看過很多綜藝,從觀眾變成節目嘉賓,她心裏既期待又不安。
談完合同,靳尋還要去機場接紀遠,先開車走了。
明一湄留下來,安分守己地跟在節目組後麵,得到許可後,她旁觀了正在錄製的另一檔室內談話節目,等到休息時間,她跟攝影助理搭上話,同工作人員一起蹲在角落,興致勃勃地聽他們說做節目的種種故事。
朱麗麗匆匆路過,看到人群中明一湄純淨又討喜的笑容,她跟著笑了笑,晚上敷麵膜的時候想起來,給靳尋打電話。
“……明一湄是個會抓住機會努力學習的孩子,希望她能早點遇上貴人,一飛衝天。”
靳尋聽後,沉默良久。
第二天,靳尋拿出一卷卡帶,關在自己辦公室裏聽。
“那一年夏天
故事沒有結束
承諾沒有出口
遺憾藏在回憶深處
譜寫屬於你和我的旋律……”
女孩年輕的聲音有別於時下主流的甜美清新,柔和中夾著微沙的質感,仿若歎息。
低音宛轉,高音開闊,隱隱帶著某種穿透力,振動耳膜,直達心底。
靳尋眼睛一亮,嗓音很有辨識度,唱功也有幾分功底,更難得的是歌聲裏的那份靈性和飽滿的情感。
門被推開。
當紅人氣男星紀遠大咧咧地倚靠在門邊,隨性又慵懶,帶點兒異國風情的男性魅力瞬間淹沒了整間辦公室。
“喲,這是誰在翻唱我出道的曲子?”紀遠長眉輕挑,帶上門走進來,坐到靳尋對麵,“能把我的歌唱到這個地步,挺不容易。”
《那一年夏天》是紀遠的出道作品,他憑借這首曲子,空降各大榜單榜首,俘獲萬千歌迷粉絲。
在立昇力捧之下,短短數年,紀遠已經躋身國內二三線,成為無數少女心目中的男神。
在這個顏即正義的時代,紀遠被譽為偶像中的實力派。
他發過唱片,演過戲,拿過獎,每一部作品都獲得業內和粉絲的高度評價。要唱好他的曲子,需要一定技巧。
得到當事人的認可,靳尋更想不通了——
明一湄海選表現得不錯,怎麼會被刷下來?
如果不是“那位先生”特意提起,靳尋根本不可能特意跑一趟去簽明一湄。
一個陰差陽錯,可能就錯過了這樣一顆好苗子。
紀遠:“這女孩挺有潛力,你不是總說公司缺人嗎?”
靳尋笑了:“已經簽下來了,走,我給你介紹一下。”
走到公司附設的練舞室,靳尋敲了敲窗:“一湄,過來見見,這是你師兄紀遠。”
陽光正好,星星點點灑落的淡金色暉光,為明一湄勾勒出朦朧的光邊。
紀遠有些怔忪,沒想到把他出道曲唱得情感豐沛,婉轉動人的,竟然是這樣一個漂亮有靈氣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