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十)(1 / 3)

和韓曉相處久了的人都知道,這家夥有一個很讓人覺得奇葩的惡癖。

他看自己寫的劇本在大熒幕上放映後,就會暗戳戳的私下裏寫一個另外一種情節走向和結局的個人本,然後在自己的熟人圈裏傳閱。

上一輩子梁喬這個蠢貨,有一次看了韓曉寫的《傾國》的劇本,然後在記者會上透了劇情風聲,搞得韓曉不得不砍掉原本的劇情,將自己暗戳戳寫的個人本的劇情換上去。

這一換,就讓他一個本來很喜歡的角色死了,讓他一個很沒感覺的角色活到了最後。

……簡直是渣。

再加上投資方對某個情節線的強烈要求,這部後來獲得讚譽無數的《傾國》,卻是韓曉實在是覺得稱不上自己代表作的作品。

當然了,後來賀詹台拍的傾國電影版,也算是稍微平了一點韓曉胸中不吐不快的惡氣。

想拍個每一集投資成本和電影一樣的電視劇,怎麼就那麼難呢?

從來沒當過投資方的韓曉當然不知道,他再怎麼深思也想象不到,當初《傾國》這電視劇拍到中途的時候,投資方差點就要去舉債賣身了。

而對於這一輩子的處女作,韓曉的腦子裏隻有許多未成形的橋段,其中的每一個橋段拿出來,都不是什麼能夠全家人一起看的溫馨愉悅片,而是毫無疑問的18歲以上才能觀看的鮮血淋漓的鏡頭。

他怎麼會將自己腦內“弄死慕容若的一百零一種方法”給說出口?

畢竟慕容若除了運氣稍微倒黴了點,當了“原作者”的親筆點名的梁喬死對頭之外,可是哪兒都好得很。

——除了沒有一個作者當親媽。

不過若是“親兒子”就是當成梁喬那種公交巴士,還是別了吧。

“沒想到這個故事還能這麼兜回來啊……”

在這間隻能聽見電影背景音樂的放映廳裏,許嘉潤歪著頭,靠在韓曉的耳邊輕聲的對他讚歎著劇情的精彩。

本來就是微小成本的作品,稱得上是合格的演員的人,也就隻有單挑男主角身份的慕容若一個人,而取景的場地,也不過是充滿了生活氣息的街道和狹窄的出租房。

但就是這麼一個故事,整部電影的大部分場景都在相似的房間裏麵的故事,偏偏卻讓人目不暇接,看完了整場。

等到碎碎念的主角內心獨白停了下來,電影的屏幕上出現全劇完的字樣,而職員表也打了出來,大家這才反應過來,電影原來已經結束了。

任誰都想不到,所有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觀眾也沒想到,他們居然真的將一個“被女朋友甩了的苦逼男青年”的電影給看完了。

電影院的燈漸漸地亮了起來,坐在中間位置的韓曉與許嘉潤等了一會兒,等到周圍的觀眾都差不多離開了位置,才從座位上站起身。

而許嘉潤看著職員表上的編劇,側過頭,問了韓曉一句:“這是阿曉寫的劇本?”

他一點也不意外,仿佛理所當然。

而韓曉則一邊按捺下了自己心中的“砍腿”*,揚起了一個笑容:“對啊,很有趣吧。”

“炫耀得和什麼樣子。”

許嘉潤瞧見韓曉的表情,忍不住抱怨了一聲。

可他就是喜歡韓曉這種得意,那是一種“我得到了滿分當然要自豪”的自信,這是梁喬身上從來不會出現的自信。

上輩子,許嘉潤對梁喬的感情裏有憐愛有珍惜,所以也能甘之若飴的安慰著對自己沒有自信的梁喬,不斷的告訴他“你做得很好”,但是這種事情做一時很簡單,要是做一輩子,真得……是會讓人生厭的。

尤其是,那份對梁喬的憐惜,早在上輩子的柯以容存在之時——就已經消耗殆盡了。

“可是嘉嘉你就喜歡我這樣子吧。”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李媽媽將許嘉潤的小名在飯桌上無意中說了出來,所以韓曉像是抓到了什麼有趣的把柄一樣,不斷地用這種……微妙的昵稱來稱呼許嘉潤。

可是這種程度的調侃,對許嘉潤來說簡直就是他和韓曉的友情毫無阻礙的一個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