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撞撞的走完最後兩節台階後,韓曉不得不在心中由衷的慶幸無論過了多少年,在西方人眼裏頭的東方人的容貌,其實基本上都是一模一樣的。
換言之,他到了遍地西方人的國土上,那就和去了一個擁有無數臉盲症重症患者的國家沒什麼區別。
謝天謝地。
若非如此,那麼他乘飛機居然都會暈機的弱點簡直就是將人丟到了國外去了。
撫了撫肩上有些滑下來的背帶後,背著雙肩包的韓曉快步走出了飛機場。
在坐上機場外等候的出租車之前,他順便看了一眼手機上顯示的時間。
即便上輩子賀詹台就一直反複念叨著要讓他準備一塊上檔次的表,可韓曉總是因為種種緣故一再拖拉買表的事情,哪怕到了後來賀大導演終於忍不住了自己買了塊據說非常有檔次的愛彼表送給韓曉,可是價值昂貴的奢侈品落到了韓曉的手上,也不過是明珠蒙塵深鎖空櫃的下場。
手機屏幕上所顯示的時間早就根據全球定位係統而迅速更正,想要看看國內的具體時間,還要打開相應的日曆軟件才行。
某方麵來說,這可真是麻煩的要命。
簡直比那塊內容複雜到根本讓人無從下手的名表更加讓人抓狂。
將地址報給了司機後,在路上一邊同掌握著全世界所有動向的出租車司機討論著“未來的全球發展”,又將話題向著最近大屏幕上的那些五光十色的演員們靠攏。
上輩子的時候,韓曉就根本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國家根本沒怎麼發展電影上的大製作大投資。
——反倒是向著好萊塢輸出了那麼多價廉物美的英籍演員。
簡直是暴殄天物。
多少好萊塢的黑心經紀人從倫敦西區挖走了“長得好看,演技又上佳”的好苗子!
若非韓曉根本沒有那個生活環境的話,他都不想放過那些讓人垂涎三尺的好演員。
說實話,他根本不拿手純西方背景和任務的故事。
韓曉從本質上來講,最喜歡寫的劇本內容,就是角色與角色之間的對峙戲。一旦寫到那種“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的拉鋸戰,他就能腎上激素迅速分泌出來完全壓過睡意和夢神,一個人獨自關在屋裏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也神采奕奕。
再說了,哪個有才華又敬業的演員不喜歡對峙的戲碼呢?
和別人演對手戲的時候,不僅僅能飆戲,而且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突破點。
會將原本角色身上的設定逼至破滅的對峙,若是操作得當,自然就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演員麼,若是不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那還要來何用?
但是他喜歡的對峙戲不是依靠絢麗宏大的場麵——這些自然是大片必不可少的部分,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交鋒。
道具,場景,布局。
一環扣一環。
整場戲拍下來,最後剪輯出來在大銀幕上放映出來的效果,韓曉希望能讓所有人都覺得這個故事無懈可擊,而故事中的對峙戲碼的承轉起合能讓人打從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種“羚羊掛角,天衣無縫”的情緒。
這種感染力不僅僅是要劇本優秀就行了,在導演的要求上也是,並且演員一定要選那種一個眼神一個表情,哪怕一個習慣性的小動作都能因為角色的不同而讓觀眾產生一星半點兒諸如“絕不會和這個演員的其他角色混淆起來”此類的感覺。
但是喜歡到癡迷熱愛去寫電光火石的腦細胞對手戲的編劇——實際上在現實裏根本就非常厭惡人際交往。
尤其是去拒絕一個喜歡自己了那麼多年的女孩子……何況對方哪兒都好。
——樣樣都好,完美的姑娘。
‘可就算是最好的,我也沒法愛上你啊。’
.
.
韓曉看著車窗外的景色,胃裏翻江倒海的像是下一刻隨時都能吐出來,但是他卻知道自己若是不下出租車的話,是絕對不會在車上吐出來的。
這種時候,就越發能感覺到許嘉潤或者是賀詹台的貼心了。
他們雖然不會親自去買瓶裝水,但是最起碼的他們會在自己對助理們的工作安排裏頭加上一句叮囑“記得給韓編劇配好礦泉水。”
出門居然忘記帶礦泉水了。
將這條消息發給了許嘉潤後,韓曉也不指望著能在瞬間就收到對方的回信,可是許嘉潤卻幾乎是在韓曉的訊息發送成功後的兩三秒鍾,就發來了回信。
“我來找你?”
總裁陛下你到底能有多閑啊?
對於友人好歹是個娛樂公司的一把手,擁有旗下藝人生殺大權的“總裁”身份的同時——居然還想翹班跑來格林尼治時間的標準地來找他……雖然感覺“有點怪怪的”但說不上哪裏奇怪,那就隻能當作是一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來處理了。
“不用了。”
順便加上了笑臉的表情發送過去後,韓曉才在翻江倒海的暈車裏抓緊一切神智偶爾清醒的實際,拿著手機刷著微博。
微博上關於#《傾國》第二集#的內容已經吵翻天了。
當然不是因為觀眾們終於能在吝嗇的連演職表都不放出來的情況下,將劇中每一個出場人物和他們的現實身份對照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