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隻有這樣了。福田支隊,脫離與山東縱隊第二旅的接觸,南下,保住青島到臨城的鐵路線!福知山聯隊,保住膠東到濟南的鐵路線。野津君,我們是全麵撤軍呀!山東縱隊,難道第十二軍的兵力,已不如山東縱隊了嗎?我們敗了嗎?”
“如果從作戰目的來說,我們遠遠沒有達到!我們是敗了,但八路的消耗,也是大大的!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也沒有敗!”
“為什麼呢?我們的消耗還少了嗎?”
“將軍,我們的消耗,能迅速補上的。我們有強大的戰時工業體係,訓練有素的大量補充兵員!第二十聯隊的後備役,馬上就可以補上來重建!各部損耗有預備役補充。而八路,雖然中國的人力資源比我們多!但八路,沒有任何戰時工業支持!將軍,我們最大的敎訓是:山東八路,利用吃鐵路線,迅速壯大起來。而今後,我們應重兵守備鐵路線、交通線!對於偏離交通線的、無戰略意義的城鎮,我們應當放棄!八路占了那些窮地方也沒有用!八路人多也沒有用!隻要他們的裝備得不到補充,他們會衰弱下去的!大刀、長矛是打不過機槍大炮的!”
“還應當加上一條,如果與八路軍戰鬥不利,應馬上退卻!即使退不出來,也要損壞所有武器裝備!讓八路得不到任何補充!”
“是的,將軍。對於八路,我們要改變策略,從大規模掃蕩,變分塊封鎖,采用經濟囚籠政策,困死他們!”
“野津君,這個想法很好!你應當組織一個班子,拿出具體辦法來!”
日軍第十二軍司令部已確定了要馬上撤軍,停止掃蕩!可是,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部已比它先走了一步!第一縱隊徐司令員直接下令,由三旅參謀長焦昆,接替三旅北線指揮!指揮三旅三團、獨立團,擊潰今村守備隊,堵住第十師團的第三十三旅團,即瀨穀旅團在棗強縣一帶山區。由三旅副旅長吳齊昆,帶領三旅的後勤司令部,攜三旅的物資,隨三旅一團,從齊河越過津浦路,向濱州進發。帶不走的物資,堅壁,留給六支隊獨立團。屬於三旅的地方部隊,留下阻擊第三十三旅團的部隊,不隨主力撤向濱州,可就地留下打遊擊,編入六支隊獨立團建製。三旅司令部機關,隨一團撤出。
三旅二團從平原縣撤出,平原縣由六支隊獨立團接防!擋住日軍第十九聯隊、第十三聯隊南下,待三旅一團、二團、旅司令部、後勤司令部安全撤到濱州後,獨立團可撤到武城地區的山區整訓。收攏路西的各地方部隊,建立冀魯邊根據地。
並向一二九師三八六旅副旅長許世友下令,按延安中央命令,馬上前往濱州,建立濱海軍區,即後來的渤海軍區,擔任司令員兼第三旅旅長、曹誌擔任副旅長兼副司令員。魏立新仍然任三旅政委兼軍區副政委。吳立昆任後勤司令員。濱海軍區不隻包括山東的濱州地區,還包括了河北的倉州地區大部分。在河北倉州、濱海區堅持的七支獨立營,改編為軍區獨立一團、二團。在固城山地三旅的獨立團主力、在德州正麵的三旅三團,在擊潰今村守備隊後,從吳橋到東光之間,越過津浦路,到河北倉州,與旅主力會師。對三旅的戰略轉移,就算完成了!
三旅的參謀長焦昆到了北線,為了執行戰略轉移,首先必須要擊潰今村守備隊。
因為日軍第十三聯隊、第十九聯隊殘部,打通津浦線北段,成了他們的首要任務。第十九聯隊殘部,加上平原縣守備大隊。攻擊由六支隊獨立團守備的平原縣城一帶,攻擊並不順利。不得不從第十三聯隊抽兵南下。而十三聯隊為了防備三旅三團向德州突擊,不得不在三團正麵留下了一個大隊的兵力,其餘的兵力,全部南下,攻擊平原縣。焦昆獲知這個情報,認為機會來了。三團在正麵留下一個營,其餘的部隊,轉兵固城山地,當然是攻擊今村守備隊。今村守備隊在兩支大團的夾攻下,開始了全麵潰退,獨立團、三團主力緊追不放,今村守備隊想退入景縣縣城,可是三團先到一步,占領了隻有一支日軍小隊守備的縣城。無奈,今村守備隊,隻有向北潰退。獨立團、三團把今村守備隊潰兵追過了東光縣。其實,這兩個團追擊的兵力並不多,隻是保持一種追擊狀態而已,主力已從吳橋縣北的於集,跨過了津浦路,進入路西、到濱海區與主力會師去了。
許大將軍一接到正式任命,人還在聊城地區的莘縣,就向三旅司令部發出命令,隊伍跨過津浦路後、向濱州進發,沿途經過的所有縣城,一個不放過,打不來,卷走所有需要的戰略物資!糧食、布匹、醫藥等等。收繳的所有槍支彈藥,武裝地方部隊,把路西幾縣留下堅持的各區中隊升級,組建地方獨立營,在這幾縣建立遊擊區,使之成為濱海區的緩衝地帶。三旅在德州的南、北,進入路西的四支大團,收拾一個個小縣城,用不著費太大的力。邱福賢帶著一支七五山炮部隊,從濟陽過黃河,在黃河堤岸上,炮轟了濟南的日軍機場!使三旅的大部隊,在撤退中,減少了空中威脅!三旅,戰略轉移完成。
而在平原縣的六支隊獨立團,完城阻擊任務後,沒有向南撤,而是撤向了武城縣。在德州正麵與日軍第十三聯隊對峙的三旅三團的一個營,也撤到了武城縣、編入了六支隊獨立團。在棗強山地阻擊日軍瀨穀旅團的三旅獨立團的一個營,也撤向了武城縣。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部命令,以這六支隊獨立團,加上三旅的兩個營、以及齊河、禹城、平原、德州、武城、故城、棗強的獨立營,建立冀魯邊根據地,並成立軍分區。於魯川帶領的獨立團,正式脫離了六支隊。
因第十四聯隊被六支隊三團、一二九師先遣縱隊的兩麵攻擊,聊城地區危急,瀨穀旅團到了棗強縣後,立即南下,救援第十四聯隊。
日軍第十四聯隊主力在進攻老城鎮時,損失了約一個中隊的兵力,在與三旅一團的攻防戰中,又損失了一個多中隊的兵力。轉兵南下,被一二九師的先遣縱隊一團、二團截頭、打尾,一路跌跌撞撞,又損失了差不多兩個小隊的兵力。第十四聯隊主力,實際上進入武城地區的,隻有兩個步兵大隊、一個裝甲大隊,一個炮兵大隊、兩個工兵中隊、兩個運輸中隊。但主要作戰兵力,步兵損失較大,到達茌平縣的胡屯鎮,被六支隊三團的前鋒部隊截住,雙方打了起來。六支隊三團,在殲滅日軍第二十聯隊後,其兵力損失也相當大,幾支獨立營縮編為第五營,名義上是五支作戰營,但實力幾乎下降一半,即使是這樣,三團仍有約五千人的兵力。對付已被打殘的日軍第十四聯隊主力,仍有實力。但茌平縣駐有日軍一個中隊,以及一支偽軍營,三團不得不抽出部隊,圍住了茌平縣。由三團副參謀長,林金泉指揮四營,圍住茌平。由五營長施洪武,帶領五營南下,救援東阿縣城。現在,日軍兩個中隊,正在進攻東阿縣城。守東阿縣城的東阿獨立營、平陰獨立營,這兩支實力不算強大的地方部隊,已頂了一天一夜了。東阿縣城必須守住,那是平陰的屏障!五營從側翼攻擊日軍的兩支中隊,其目的是使日軍撤圍退卻。幾處一分兵,三團的主力,與日軍第十四聯隊主力開打,雙方幾乎是勢均力敵!但日軍第十四聯隊的後麵,還有先遣縱隊的一團、二團,日軍第十四聯隊當然隻有要求救援!瀨穀旅團也顧不上武城了,隻有南下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