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雨塵寰 第二十九章 王城腳下(1 / 3)

第一卷 風雨塵寰 第二十九章 王城腳下

二人並肩信步,在大街上隨意溜達。容輝看見一處大門樓,又喃喃念叨:“醉香樓,珍饈菜肴香四海,瓊漿玉露醉八仙……”他在酒樓長大,見同行如此海口,不由皺眉冷笑:“好大的口氣!”

瀟璿睨了一眼裏間,卻勸他:“這酒樓客人最多,不像是徒有虛名,進去嚐嚐。”一句話間,酒保已出門招呼:“公子,小姐,您裏邊請——”二人就坡下驢,走入店中,徑直坐到窗邊桌前。

瀟璿點了菜,又出主意:“城南兩裏外有片湖泊,名作‘千紫湖’,湖麵和信江相連,順江五百裏可到陳都。我們吃完了飯去劃船,怎麼樣?”

“風和日麗,午後劃船,的確是個好主意。”容輝喜上眉梢,點頭讚同:“也能趁著開闊,練習曲譜。”頓時胃口大開。

兩個人難得劃船,玩到夕陽落幕還不想上岸。所幸湖上有專賣魚麵的小販。剛釣的鮮魚,現煮的細麵,再撒上一層辣子,端是鮮美可口。

兩個人飽餐一頓,下弦月尚未升起。蒼穹中,銀河星鬥滿天。湖麵上,波光倩影怡人。美姬們乘上畫舫,倚窗嬉笑,風致嫣然。豪紳們登上小船,迎風蕩漾,悠然尋歡。

湖心有人撫琴吹簫,樂聲淒楚萎靡,攝人心魄。遊湖的情侶聽了,無不心神晃蕩,耳中鳴響。仿佛惡鬼討錢,厲魄索魂。強忍半晌,魔音方止。燈船三三兩兩,爭先靠岸。

舟長丈許,瀟璿膝架古琴,坐在船頭。容輝手持長簫,站在身後。一曲奏罷,見一眾劃船都被嚇靠了岸,不由好笑。瀟璿卻問:“你看樂先生怎麼樣?”

容輝抬頭望天,緩緩地說:“樂先生在樂律上頗有造詣,就是這借音導氣的功夫,也是一代絕學。隻是對音樂癡迷太深,已深入歧途還不自知。我看他命不久矣,你說呢?”

瀟璿點頭讚同:“所見略同!樂先生贈的曲譜,奏來猶如鬼泣,且怨聲、殺氣太重,絕非音韻之美。時常演奏,必壞心性。這彈奏指法我已領悟,不如換一曲。”

容輝欣然答應:“正有此意,那本《鳳求凰》,也可改成簫譜吹奏,我看不錯。”

瀟璿心中喜歡,卻羞紅了臉,低下頭頷首同意。月華初生,湖心曲調又起。氣勢恢弘,好像龍騰萬裏。細膩婉轉,又似鳳凰纏綿,引人入勝。

秋風淒淒,波光鱗鱗。簫聲蒙蒙,弦音了了。瀟璿與容輝琴簫合奏,正自纏綿。星月下忽然駛出一眾烏蓬小舟,四麵八方,團團圍來。舟頭各站著一名黑衣大漢,一個個頭戴麵紗,手持白刃,寒光森森,殺氣騰騰。

二人見了,心頭一沉,對望一眼,相互會意,仍就自顧撫琴吹簫。隻是簫聲更為渾厚,弦音更加敏銳。

雙槳劃水,舟行破浪。二十餘條青篷小舟應聲馳來,圍成一圈。大漢們目光如劍,劍鋒所指,正是兩人眉心。水波蕩漾,小舟開始轉圈,簫聲琴音兀自悠然。

李楚二人對準一條烏篷船,船中恰好鑽出一人。他頭發花白,黑衣蒙麵,目光卻銳利如鷹,盯著瀟璿發令:“斬草除根!”聲音冰冷,語調生硬,如訓斥死人。

瀟璿聽得清楚,分明是銀樓掌櫃。暗歎一聲,待到曲調轉角處,反手滑弦,“錚——”,一聲長響,如銀瓶乍破,勁弩崩鳴。氣勁蕩出,如水漿迸射,直打掌櫃。

這一下變生不測,待他反應過來,人已被攔腰斬斷。氣勁如摧枯拉朽,又掀翻船篷,攜著兩截屍體,一並拋入湖中。他卻隻聽見琴簫飄渺,飄渺的像前世大夢。夢斷寒池,池水已是一片嫣紅。

眾人見首領接不了對手一招,連忙調轉船頭,當場亂成一團。耳邊又傳來一陣潛吟,恍如置身洪鍾,眼前一黑,就此載倒艙中。二人兩情相悅,也不想多傷人命,見眾匪暈去,當即斂氣收功,劃槳離去。

翌日朝陽初生,塢主帶著夥計駕船尋舟,隻見青棚小舟四散飄蕩。湊上去看,舟中人兀自昏迷,心下大是疑惑。又見到卸頂小舟和兩截殘屍,隻嚇得目瞪口呆,忙令夥計劃船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