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雨塵寰 第三十七章 三日回門
清晨時分,瀟璿和容輝坐上馬車,往三裏灣小住。容輝見小路顛簸,就伸手抱起瀟璿,雙手環住她的腰,讓她坐在自己身上。瀟璿心頭一寬:“隻要他支持,自己就不怕!”可想起“廟見禮上,檀香案前,公公那副尷尬神情,婆婆那刀鋒般銳利的目光,和大嫂那譏諷的笑容”,還是有些心虛。
容輝看見她神色黯然,又安慰她:“爹不是也說我做的對嗎?你現在‘沒前沒後’,是該養兩年再說。不然懷上身孕,多半難產。生孩子是一隻腳踏在鬼門關裏,何況難產,到時候可怎麼辦?放心吧,娘那邊也沒事的!”
“什麼沒前沒後!”瀟璿蹙眉輕嗔:“爹是說我筋骨瘦弱。”抬手打了他一下。一語出口,心中陰霾一掃而空。
三裏灣的別院非但已被重新翻修,還加蓋可前院和花園。莊外三千畝良田縱橫三裏,如今都是瀟璿的田莊。馬車進莊時,瀟璿撩簾觀望,看見稻田黃澄澄一望無際,心情更加歡暢:“看來今年收成不錯,年底又有上千兩進賬!”
容輝聽得直皺眉頭:“這裏的地都是你的?”
“是啊!你看那麥穗兒,多大呀!”瀟璿燦然微笑:“這裏天高皇帝遠,既不用起課,也不用打點府衙。公侯之家,在靈州府內購置田莊,還要打點好父母官。”
“哎呀!”容輝不由撫額:“那你知不知道,這附近也不知怎的?越靠近山區,稻子長得卻好,可蟲害也越重。種出來的稻米,有別處的炒米大,種出來的棉花,曬幹了一拉三尺不斷。都說這裏的地好,可一年忙到頭,收成還不如起課負役的官田。”
瀟璿滿心錯愕,又自我安慰:“那我幹脆找陳夫人要些麋鹿野雞來養!”
兩個人有說有笑,直到別院門前。梅釵撩簾扶瀟璿下車,茶釵和玉釵迎出院門,一起喊了聲“小姐”,又見過跟來的梅釵、素釵、桂釵和蓉釵。
兩人當先進門,直入前廳。玉釵給二人奉茶,容輝雙手接過,乘機打量廳室。水羅承塵,金磚鋪地。案上擺的是古董瓷器,牆角放的是輕鬆翠竹,裝潢精致,素雅中透著奢華。正欣賞間,忽聽玉釵低語:“小姐,我昨天上街聽說了一件事……明清真人駕鶴西遊了。”
廳堂中氣氛一滯,瀟璿端著茶呆坐片刻,才緩緩地問:“什麼時候的事!”她平視前方,極力鎮定心神。臉蛋上卻似墜了秤砣,止不住往下垮。正無助間,左手忽然被一隻大手握住。那熟悉的溫暖,讓他精神一振。
玉釵小心敘說:“真人是九月初九歸西的,山上一直秘不發喪,最近才傳出話來……”
片刻之間,瀟璿想起了很多事情:小時候和瀟月、瀟娟住一座別院,師父經常來看他們,每次都帶些小吃。她先吃一大半,瀟娟和瀟月再分吃她剩下的……一幕一幕,猶在昨霄。
她深深吸了口氣,想將這些思緒押回心底,於是打斷她的話說:“更衣。”說著站起身來,直去後堂。
她本來穿了件秋香色妝花夾襖,一條石榴羅裙,帶著赤金鑲紅寶石頭麵。出來卻換了身素麵窄襟深衣,帶了套雪銀頭麵。神色蕭肅,如臨風傲雪,遺世獨立。
容輝見她煥然一新,好像變回了那個掌門弟子,心中不由發虛,訕訕然滿不自在。瀟璿沒心情陪他瞻前顧後,緩緩坐下,接著問茶釵和玉釵:“你們到底發現了什麼,都說出來。”
“許多江湖人士再往蓮山附近集結,聽那話裏的意思,是要以吊喪為名,在山門‘分家’時撈一杯羹。”茶釵和玉釵你一言,我一語,把這兩日聽到的事如實說出。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瀟璿見日近中天,飯點將至,於是吩咐梅釵:“你們吃午飯,我們去鎮上瞧瞧!”說著拉了容輝就走。
梅釵等齊齊應是,一起送“小姐”和“姑爺”出門。兩個人悠悠攜手,沿田埂漫步,走到六驛鎮上,隻見車馬絡繹,齊往七驛鎮去。凝神細看,有的神色惶急,跨馬持刀,飛馳而過。有的三三兩兩,私語慢行,果然是風雨欲來。